今日之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7-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招生诈骗追责难暴露监管黑洞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称,南京航天管理干部学院“无面向社会招生的办学资质”,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避免上当受骗。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下属的南京航天管理干部学院也发表声明,称违规办学之事系原合作办学单位“南京天航教育科技院”所为,与其无关。(7月1日中国青年报)

    点评者说:当事学院说“与其无关”,教育主管部门说“谁审批谁监管”,人社部门说“尚无监管细则”,涉嫌招生诈骗的嫌疑人说“可以退款”……乍一看,在这起事件中,好像所有相关责任群体都没有错。那么,如果没有家长和学生的举报,没有媒体的曝光,嫌疑人是否还将继续逍遥法外,到处招摇撞骗?当事学院是否还将继续装聋作哑?上级单位是否还将不闻不问?

    不容否认,招生诈骗行为严重扰乱高校招生秩序,甚至涉嫌犯罪,各相关部门事先没有履行监管职责,事后不积极追责,就是失职、失察!

    让院士评选回归纯学术范畴

    近期结束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修改了各自的院士章程,对院士制度进行了改革完善。院士候选人提名途径缩减至两种,部门和地方政府组织遴选的做法今后不再保留,而候选人想当选需要全院院士投票终选。(6月30日央广网)

    点评者说:针对近年来院士评选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弊病,当前,纯洁院士队伍,捍卫学术尊严,建立合理机制,已成为包括院士群体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共识。严把院士“入口”关,正是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如今,随着两院修改各自章程,部门和地方政府组织遴选的做法被废除,院士评选去行政化、去利益化取得重要进展。让院士评选回归学术本身,是众望所归。

     学生住宿难 学校应反省

    6月29日晚,“渤海大学万人搬寝”成为微博热门话题,原因是渤海大学2011级学生近日被通知换寝室,涉及人数高达上万人。由于校方通知晚,调换的宿舍条件差、不安全、路程远等问题,引起许多学生不满。(6月30日央广网)

    6月27日晚,因不满学校对宿舍的安排,广东从化一技校11号宿舍楼学生砸物发泄。受事件影响,隔壁女生宿舍部分窗户被砸烂。对于有学生因此受伤的传言,校方予以否认,并表示事件正在调查中。(7月1日大洋网)

    点评者说:学生的宿舍不是不可以换,但必须事先充分沟通。上述两起由学校安排宿舍引发的学生抗议事件,学校处置不当显然是主因。就算是房东与房客的关系,按照市场流行规则,至少也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充分协商吧?更何况学校与学生,是育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更需要以理智、人性化的方式来处理。学校因扩招导致承载能力有限、学生住宿存在困难,可以理解。可有困难,更需要妥善解决。态度倨傲,威胁学生,只会使学生与学校的关系进一步陷入僵局。

    (本期点评:杨国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