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有支“家长义工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8-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史望颖 通讯员 池瑞辉

    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有很多“家长义工队”活跃在各中小学校园,他们从上学到放学,在学校的教学、管理、监督等各个层面,默默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也悄然给一个个校园带来改变。

    记者近日来到海曙区广济中心小学,该校有个“F4海湾”。这是学校为放学后、家长下班前无人看护的学生提供的一个集学习、娱乐为一体的公益场所。“F4海湾”开设的烹饪班,授课的是两名“家长义工”,课程一推出就受到学生的追捧。

    2013年,该校举办一年一度的“小太阳节”,各班推出爱心义卖活动,其中有一个班的家长委员会自制了糕点作为义卖的促销赠品,当场人气爆棚。

    “如果在‘F4海湾’里也开设烘焙课程,让学生掌握一些生活小技能,那不是一举两得吗?”广济中心小学的校领导眼前一亮。可是,谁来教呢?学校发起了一场“家长义工大搜寻”活动。招募令发出不到一周,20余位有服务意愿、有时间及技能的家长热情加盟,成了“客座辅导员”。朱峻逸的妈妈、王佳妮的妈妈两人作为烹饪爱好者,组织起了烘焙班。

    “妈妈老师”进课堂,在广济中心小学是普遍现象。该校学生杨程宁的妈妈平时喜欢十字绣,她提议在校内开设特色布艺班,这一想法和学生叶姿瑄的妈妈不谋而合。在学校的撮合下,两位妈妈立即行动起来,制定课程计划、上网查找资料、收集废旧布料、设计教学过程,她们还给班级起了个有趣的名字——“DIY织布创意班”。一个学期下来,“妈妈老师”上课越来越得心应手,织布创意班还吸引了不少男生参加。

    每天早上7点,学生家长屠女士都会准时到海曙外国语学校的食堂“上岗”,她要做的是参与、监督食堂的日常管理,直到中午学生就餐完才“下班”。这套制度是该校从2013年开始推行的“家长义工”制度。

    海曙外国语学校副校长翟军斌说,除了学业,家长最关心的莫过于孩子在学校吃得好不好,于是该校就产生了让家长直接参与食堂日常监督和管理的想法。

    “学校刚提出这个设想,就受到家长的欢迎,目前一共有150余位家长报名。”翟军斌说,家长们轮流参与每天的食堂管理,职责是监督检查原材料采购是否正规、食堂是否卫生、食材是否新鲜等,有时也会做帮厨,通过亲身体验评价食堂工作并提出一些建议。

    “其实,学校最初也有顾虑,担心食堂如果某些细节没做好,很容易被家长放大,但事实是家校合作提高了食堂的满意度。”翟军斌告诉记者,“家长义工”每次参与管理后,都会填写意见反馈表。一年来,学校累计收到近百条整改建议,大部分是工作人员没有戴帽子口罩、筷子掉地上没有消毒等问题。不过,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水平却有了质的提升。

    “护苗队”是海曙区的一张名片,这项由“家长义工”撑起的管理制度破解了校园“最后500米的安全”问题,在区域内实现全覆盖。

    翰香小学所处地段交通复杂。一辆载着学生的车在校门前停下,“护苗队”志愿者立即上前打开右侧车门,把学生安全迎下车,随即关紧车门,示意家长迅速驾车离开,学生则由志愿者负责送入校园。从车子停下到离开,前后不过五六秒钟,比起学生家长先要找地方停车,再自己送孩子进校门,时间大大缩短。

    这些志愿者都是“家长义工”。“身上‘护苗队’的统一着装,是我们对志愿服务的承诺,是一种荣誉,也是一份责任。”学生陈诗诗的父亲陈先生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