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也像家一样温暖”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0-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通讯员 万力 本报记者 赖红英

    8月31日17时,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满载着400多名新疆学生的L907次列车安全抵达广州。至此,广东省2014年新疆“内高班”、“内职班”1000余名新生全部到达广东,这些学生开始了在广州市广雅中学、广州市协和中学、深圳市松岗中学和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等高中阶段学校的新生活。

    据了解,从2000年起,根据中央部署,广东省已先后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7个城市的18所学校举办新疆高中班和中职班。目前,广东省内地新疆民族班已经毕业近7000人,在校生还有5000人,约占全国内地新疆民族班学生总数的1/6。

    为了让这些天山儿女能在广东快乐安稳地生活和学习,各级财政加大拨款力度,多数承办市民族班学生年生均拨款达到1万元,深圳、惠州市还超过1.3万元。

    这些十五六岁的新疆孩子,远离家乡,没有父母的呵护,没有亲友的关心,广东省教育厅要求各承接学校承担起关怀、教育的重任,让这些孩子在校期间能够得到全面的学习和发展。

    广州市广雅中学2011级内地新疆高中班的迪力·亚尔江,3年前来到离家乡万里之遥的广州时尚有困惑,但他很快融入了广州的生活。在广雅中学,吃的有清真饮食,住的是有空调的独立宿舍。每逢节日,总有老师相伴同庆:古尔邦节一同唱歌跳舞,除夕夜一起包饺子,中秋一块儿吃月饼……他深有感触地说:“班主任像父亲,不但在生活上照顾我们,还教我们做人的道理。”

    广东各地民族班还纷纷采用汉族、少数民族学生混班教学,迪力等许多新疆学生就与本地同学成了好哥儿们,这一切都令远方的父母特别放心。迪力说:“广东,也像家一样温暖,无论以后自己在哪里,都会努力上进,树立新疆人的好形象,这也是我对家乡和广东的报答方式。”

    多年来,广东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着眼各民族融合团结和新疆跨越式发展,着力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取得了骄人的育人成果。自2004年举办以来,广州市新疆班学生100%考上大学,深圳松岗中学、肇庆中学新疆班学生2013年本科录取率分别达99%、100%。

    广大新疆学生积极融入广东新家乡,融入学校大家庭,涌现出许多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他们有的成为优秀的学生党员,如肇庆中学迄今有30多名新疆班学生在高中阶段成为中共预备党员;有的荣获省、市级各类学生荣誉,如惠州华罗庚中学每年都有学生被评为市“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等;有的才艺突出,如广州协和中学新疆班学生加吾哈荣获全国内高班演讲比赛第一名,深圳松岗中学新疆班学生在第三届广东省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获4金、3银、1铜,充分展示了民族班学生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在刚刚过去的2013—2014学年度,广东内地新疆班共有7名学生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学生”。

    天山雪莲,花开南粤,一朵朵来自天山的雪莲花,在两地的共同培育下,在各民族学生的团结奋进中,竞相在广东这片改革热土上灿烂绽放。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