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内涵促发展 创国家中职示范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1-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兴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坐落于兴国县城北郊,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江西省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兴国分校,1984年更名兴国县职业技术学校,1993年被评为江西省首批示范性职业高中,1995年举办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996年起与国土资源部门联合举办赣南种养业培训中心,2004年成为兴国县农民知识化工程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2005年被评为江西省重点职业学校。2009年被评为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先进单位,2010年被评为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12月被国家教育部门认定为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3年4月被国家三部委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学校。近年来,围绕国家示范校建设,学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以改善办学条件为统领,提升服务学生的办学能力

    学校多方筹资,不断完善基础设施。2008年至2012年,筹资3600万元,新建了教学大楼、实训大楼、图书馆、学生公寓、教师公寓、学生食堂。2012年3月投资达2300万元的扩建工程正式动工,目前已交付使用。2013年6月,筹资490万元的教师公租房及教工宿舍卫生间改造项目开工建设,2014年5月竣工。

    学校对体育文化场所进行全面改扩建,优化了校园环境。筹资400万元建塑胶运动场,建设标准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和乒乓球场。新建了百米文化长廊。建成了香樟园、沁馨园、致远园等植物园。硬化了路面,安装了帆形路灯和高架灯,实现了校园全面绿化、硬化、亮化。

    这些建设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名副其实的“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花园式学校,2013年10月被评为“江西省森林校园”。

    以实训基地和校办企业为基础,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学校瞄准市场办专业,加大专业建设力度。争取到国家建设项目3个和省精品专业3个,筹资1650多万元打造了六大一流的实训基地: 学前教育实训基地、数控模具实训基地、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实训基地和畜牧兽医实训基地。

    积极创建校办企业,锻炼学生创业能力。依托各专业资源,创建了兴达汽车维修中心、富兴生猪养殖场、全国首个生态新农村科技创新示范中心、平安旅行社、军姿中英文幼儿园。学校安排学生进入校办企业进行管理,聘请成功企业家、创业人员和县小额贷款中心经理,开展不定期的交流授课,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创办小微企业的程序、管理模式、盈利特点和融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了他们的创业能力。

    以红色资源和兴趣小组为依托,提升德育工作实效

    依托兴国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工作。积极开发校本教材,编写了《红色兴国》、《红色印迹》等书籍印发给每个学生。组织学生瞻仰兴国将军园、毛泽东作长冈乡调查纪念馆,开展争唱红歌活动,举办“红土地 红歌唱响职校”红歌会,与县山歌剧团开展“山歌进课堂”活动。每年清明节,带领学生到兴国县革命烈士陵园、红军反围剿高兴圩战斗旧址扫墓、敬献花圈,举行成人宣誓仪式。

    开设书法、音乐、美术、舞蹈、科技等兴趣小组,每周都开展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他们高尚情操。学校通过创新德育工作模式,潜移默化之中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升了德育工作实效。

    以“多元办学”为宗旨,提升办学社会效益

    学校围绕“多元办学”的宗旨,不断拓展路子。一是开设“高职对口升学班”,圆学子大学梦想;二是实行联合办学,与江西师大等高校签订办学协议,为各类人才成长构建全方位立交桥;三是与高职进行专业对口衔接,实行3+2直升培养模式;四是推动校企合作,与六十多家国内大型企业开展联合办学,与法国施耐德公司、大众汽车(中国)等跨国集团开展技术培训合作,并争取到了“大众汽车兴国动力总成实验室”和“施耐德电气兴国配电与智能照明实验室”等“彩虹桥工程”项目落户。

    学校坚持办好短期培训,服务地方经济。2009年2月,先后举办了“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村新党员”、“兴国表嫂家政服务”等培训,开设兴国灰鹅饲养等实用技术班86期,培训学员14326人,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省市领导肯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时,学员培育的杜鹃花还远赴天安门广场,《赣南日报》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以技能节点考核为抓手,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学校针对职业高中学生实际情况,积极构建校本化课程体系。成立了校本教材开发领导小组和学科教材开发小组,制定了开发方案,目前进展顺利,校本教材编写进入了第三、第四阶段,共完成了四十多本教材的编印并且已经开始使用,师生反映良好。

    为了与校本教材配套,学校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推行任务驱动法、实践教学法,聘请专家制定技能节点,并汇编成《技能节点手册》。同时,成立专业技能评价委员会,每周对学生所学技能进行一次考核。技能节点改革让教师教有所依,学生学有所得,提升了教师教学水平。

    以全方位教师培训为根本,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学校重视抓好校本培训。一是抓好教学比武,把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理论教学与实训指导作为教学比武的重要内容,通过教学比武,教师教学能力得到提高,一批教学能手脱颖而出;二是抓好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让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结对子,通过“传、帮、带”, 推动青年教师进步成长。

    学校高度重视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县各级培训活动,派教师到企业兼职。先后派出了3人次国外进修培训,16人次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58人次参加省级专业教师培训,62人次参加县新教师培训,30人次到企业兼职,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打造了一批学者型教师。

    目前,学校正深入学习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步伐,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拓宽办学途径,争取用较短时间把学校建设成为“办学定位准确、内部管理科学、培养模式先进、专业特色鲜明、条件配备齐全、就业优势明显”的国家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实践“人才培养是根本、专业建设是核心、师资队伍是关键、基础设施是前提”的办学思路,进一步发挥办学特色和优势,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素质高、技术精、具有创新能力和现代化知识结构的技能人才。(陈紫庄 朱耀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