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精业育英才 仁爱济世担使命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2-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文化建设硕果累累

    高校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主阵地,肩负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经过63年的建设发展,泸州医学院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近年来,全校上下秉承“厚德精业、仁爱济世”的校训,传承“自强不息、守正出新”的泸医精神,坚持“五位一体”的文化建设理念,形成了“求真、向善、尚美”的泸医特色校园文化。

    学校以精神引领为核心,引导师生员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迁建打造校史展览馆,组织开展“金教鞭”奖、良师益友、爱岗敬业模范评选活动等,进一步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促进了教师爱教乐教、学生好学乐学和职工爱岗敬业;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制定大学章程为契机,探索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师生法制教育特别是党风廉政教育,校园氛围风清气正;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利用重要纪念日、节日庆典日,通过开展“七彩校园 魅力泸医”活动、“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师生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以环境浸润为重点,先后完成了畅桥、玉带河、校风石等景观工程以及荟文楼公共区域文化氛围打造项目,不断完善文化设施建设,校园环境进一步改善美化;以形象塑造为抓手,通过开展形象识别系统建设,不断扩大学校文化传播途径,通过加强学校办学目标、办学成效等的策划宣传,学校知名度、美誉度逐步提升。

    以开放办学为途径

    交流合作日益广泛

    近年来,泸州医学院坚持开放办学,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等方式,加强了学术上的高水平对话和对外文化的广泛交流。学校先后与葡萄牙、美国、日本、德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浙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葡萄牙“全国针灸协会”、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美国华美中医学院等在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博士后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美酒城心血管论坛”,承办了“四川——得克萨斯州生物医学研讨会”等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2014年,学校特聘教授井上勋博士被四川省政府部门授予“天府友谊奖”荣誉称号。

    留学生教育的开展,也为学校在国际化办学水平的提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96年,学校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2004年开始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留学生教育,2013年开始硕士研究生留学生教育。现有来自美国、加拿大、印度、尼泊尔等15个国家200余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历教育留学生在校学习,已培养了23批来自德国、葡萄牙、西班牙、美国等国的短期中医留学生,已毕业的287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留学生回国参加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达81.9%,远高于其所在国家平均水平。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与程度日益提升,国际合作与办学的成果也日趋丰硕。

    以保障健康为己任

    医疗服务享誉一方

    泸州医学院拥有3所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是四川仅次于成都的医疗卫生中心。近年来,三所直属附属医院主动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要,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连上台阶,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附属第一医院先后成功开展了全国首例爆炸伤导致的断臂再植、四川首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和连体婴儿分离手术;以附属第一医院为项目主体,正在大力建设5000张床位的医养结合的西南医疗康健中心。2010年,附属第二医院(附属中医医院)成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拥有2000张编制床位的城北新院顺利投入使用,医疗水平和办院层次得到大幅提升。附属第三医院(附属口腔医院)自2001年成立以来,努力提升医疗水平,改善医疗环境,拓展办院空间,医疗实力显著提升,已成为国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三所直属附属医院勇担社会责任,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抢险救灾、援外医疗、引领区域医疗卫生发展等方面成绩突出。2003年“非典”爆发后,三附院上百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奔赴一线,诊治发热病人上千名,其收治的“非典”患者全部痊愈出院。2008年,当突如其来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各附属医院迅即组建多支抗震救灾医疗队,火速赶往地震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受到了国家总理的亲切接见。2013年,四川雅安芦山地震发生后,学校先后派出数十支医疗队参与抗震救灾,受到国家领导人的称赞……三所附属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全国、全省抗击非典、抗震救灾先进单位等,为保障川滇黔渝结合区域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以优化环境为抓手

    办学基础坚实厚重

    办学条件是学校实现发展目标的依托和基础。泸州医学院着眼长远发展,优化整体布局,制定了城北校区建设总体规划,不断优化育人环境,为学校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现有忠山、城北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2011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亿余元;先后完成了护理学院工程、逸夫图书馆、两校区学生食堂、玉带河景观工程、SPF实验动物中心、忠山校区塑胶运动场、城北校区E线干道等建设项目,校园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校有各类图书文献资源265.8万册,并建有较完善的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较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逸夫图书馆是四川省自动化、网络化建设优秀图书馆。2012年建成投入使用的SPF实验动物中心,不仅可以为学校提供质量合格的实验动物、开展各项动物实验、承担实验动物教学任务,还可以为校外有关医院、药品检验机构或药品生产企业提供开展动物实验工作的平台,实现实验动物资源的共享。学校一卡通系统以及正在大力建设的数字化校园平台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提供了一个开放、协同的数字化环境,为广大师生提供了高效、便捷、丰富的一站式信息服务。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党建思政扎实有效

    泸州医学院党委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学校以理论武装为先导,坚持校院两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着力提升各级领导班子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固本强基为重点,组织开展“三分类三升级”、“三联工程”、“三学三强”等系列活动,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构建基层党建工作长效机制;以作风建设为根本,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出台《泸州医学院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师生的实施办法》,深化完善党风廉政责任制。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教育系统“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团”、四川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泸州医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紧围绕“为什么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核心问题和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通过加强组织领导与制度建设,以及充分发挥关工委老同志的独特优势,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合力;通过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证;通过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坚持“一中心、四结合”,即以学生为中心,与人文素质教育、廉政文化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医德医风教育相结合,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进”工作;通过强化服务意识,拓展工作领域,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关注特殊群体,关心学生成长,以和谐校园建设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良性运行。近年来,学校“七彩校园 魅力泸医”、“志愿服务‘六个一’工程”、“大医精诚传承项目”等多项活动获评四川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2011年,学校被评为“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

    六十三载峥嵘岁月,薪火相传,步履铿锵;六十三载春华秋实,滋兰树蕙,桃李芬芳。

    回望昨天,泸州医学院在时代大潮中乘风驭浪,定格了一个刚柔并济的精神世界,浓缩了一部大气大成的办学史篇,为我国医学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为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翘首明天,泸州医学院将坚持服务地方、服务行业的办学宗旨,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科技兴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文化铸校”五大战略,以追求卓越的胸怀、勇于超越的气魄,全面提高教学、科研、医疗和社会服务的整体实力和水平,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医科大学而不懈奋斗!  (姚洪伟 刘珊珊 邹小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