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新时代的女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2-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是女生 CFP供图

    女生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比男生教育更重要,难度更大,需要更加细腻的教育过程,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需要体现出特殊性和复杂性。

    ■钟芳芳 朱小蔓

    维护女性受教育权利、提高女学生教育质量、培养人格健全的现代女性,关乎人类和谐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研究女生教育不仅涉及独立女校,而且惠及所有混合学校的女生教育质量。近日,来自俄罗斯、美国、英国、毛里求斯、中国(含港澳台地区)女中校长、理论工作者百余人,来到江苏省镇江崇实女子中学,参加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国际教育与价值观教育联合会价值观教育研究中心、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女学生专业委员会、镇江市教育局主办,镇江崇实女子中学承办的“女学生教育质量与女性受教育权利”国际研讨会暨镇江崇实女子中学建校130周年庆典。

    女子教育有特殊社会功能和教育价值

    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前副院长、院士巴利先科夫教授围绕俄罗斯近代教育学先驱乌申斯基的女子教育思想进行主题发言。乌申斯基认为,女子教育具有保守性和进步性。其保守性的正面价值在于,人类日常生活习惯、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大多是通过女性在家庭生活和日常亲子交往中传递给下一代的,正是女子将民族的过去与现在连接起来,使民族文化和社会传统得以保持、延续。女子教育的进步性在于推动文化的进步和创新。巴利先科夫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是调节保守性和进步性的第三元素。在他看来,女孩与男孩的教育同等重要,甚至女子教育比男子教育更重要。女孩的易感性决定了,与男孩相比,女孩需要更加强调心灵方面的美德教育。美国朱莉亚·摩根女子中学校长桑德拉·露娜以学校经验表明,女学生的情感健康发展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可以使她们成为优秀的沟通者、创造者、批判性思考者和合作者,对未来充满自信。

    嘉宾发言传递了这样的信念:在当今全球人文主义的教育范式方兴未艾的趋势下,怎样成为一个人的教育被凸显出来,而女子教育,尤其是女校教育,特别重视探索女生情感、意志、社会性发展、道德人格和审美创造方面的特殊机制与途径,对当代教育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传承社会文化、引导社会情感文明方向的重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女性特征进行女生教育

    女生学习有什么特点,是必须从实践经验中摸索的。而获得日益完整、清晰的图像和深刻的认识,将对所有男女混合学校,特别是独立女校有重要价值。女生在理科学习方面可能会出现暂时的落后或者显现出与男生不同的特点,应当采用不同的方法,如适当配以直观的具体事物与抽象思维,在学习节奏上采用有节奏的小步快跑等。在人的社会性发展方面,女生往往早发而敏感,自尊心强而容易受到伤害。巴利先科夫认为,如果一位教师是冷漠的、残酷的,他对女生产生的消极影响远大于对男生的影响。

    根据女性特点,发挥其优势,促进其获取自信及个性发展,是女生教育的有效途径。女生对语言加工相对缜密与细腻,语言表达能力强。女性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别人的情感,向往建立友好人际关系,融入群体的能力和意识较强。女生的精细动作发展也相对快,对美的感受力强,肢体语言丰富,对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活动更有兴趣。基于女生学习的特点及优势,各国女校都在持续探索适切的课程改革,特别是丰富的隐性课程。江苏镇江崇实女子中学始建于1884年,培养了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女性。自2013年镇江市委、市政府决定其复办女中以来,该校以培养“独立、关爱、知性、优雅”的女生为育人目标,现已初步建立起一套匹配女生学习优势与特征的课程体系,开发出相应的基于传统文化和现代女子发展需求的丰富社团活动。俄罗斯国防部女子寄宿学校创建于2008年,女孩子的学业成绩在莫斯科名列前茅。学生除了完成国家课程标准外,还要学习3门外语,体育课设置有游泳、马术、田径、肢体训练等必修课程,仅舞蹈课就多达27种。非洲毛里求斯梭德纳克国立女子中学在传统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基础上增设企业教育、旅游和旅游业、体育等课程,为女学生未来自主创业及进一步的学术或职业教育奠定基础。中国香港拔萃女书院等女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承,实施“学术、审美、体魄、心灵”几大素质并举的全人教育,女生学业成绩突出,素质全面,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

    关注女生情感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女生情感健康发展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其未来人生具有重要意义,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她们增强学习动力,实现深度的理解性学习,而不是通过死记硬背,追求表层记忆而获得高分。无论是独立女校还是混合学校的女生教育,都应对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予以高度重视。桑德拉·露娜认为,学校应提供表达情感和社会问题的出口,使女孩在课堂上更关注学习,在合适的时间咨询社会和情感的相关问题。英国贝尔维尤女子中学校长玛丽·科普兰认为,“教育明天的女性”最重要的是,要让女孩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样她们才能成为有能力和有激情的学习者。

    女校管理经验表明,加强与同学、老师的关系是女孩子学业成功和发展的关键。女生自信心、积极向上的情感有赖于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浓郁的人文情感环境,要以细微的管理和卓越的理念带动大家积极构建。中国台湾卫理女子中学倡导以爱为冠冕的女生教育理念,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营造温馨、和谐的关系氛围,彼此理解、相互欣赏,在善意与关切中呵护女生成长。

    女生教育在今日社会面临挑战

    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并存,为适应将来不确定的环境及生活变迁,女生教育面临许多新挑战。

    由于道德观在发生变化,女生教育方法和内容需要随之调整。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古卡连柯分析了俄罗斯社会道德观的三个转向,即由基督教的善良价值观转向全人类人文主义价值观;由崇敬长辈、尊重劳动转向实用主义、尊重个体价值;由传统的爱、自我牺牲、无私奉献转向尊重个人需求,鼓励个性自尊、独立。她认为,道德观变化了,女子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也应该发生改变,如何在传统和现代之间进行整合十分重要。中国香港真光书院几十年来一直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表演的项目,竭诚于中国文化薪火相传。该校针对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创建一批新型课程,如家勤课、综合科学课程、生活教育课、性教育课程等,旨在培养新时代女性自尊自立的能力。

    当代开放的社会环境,使两性处于越来越平等的社会竞争之中,许多国家、地区都出现女生学业成绩高于男生、一段时期内具有领先优势的特点,由此引起女生自我优越感,或自我期许过高。其实,仅凭学业成绩高低来判断女生优势有悖于女生全人教育理念,坚持女性自强、独立的同时还应倡导女性温柔、体贴,知性、优雅的品质。相反,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对女性期待不高,片面强调呵护女生情绪,降低女生学业标准,以至于使女生降低自我期待,缺少对意志品质的磨砺。香港培道中学校长曾绮年认为,在强调爱的基础上要重视“严厉的爱”(Tough love),不能过度照顾女生情绪,对女生的鼓励要适宜,留意不要让她们变得依赖性很强、不够坚强,经不起挫折。

    女校存废素有争议,办学者要有勇气探索与担当。改革开放以来,内地陆续有女校恢复办学。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女生专业委员会多年来坚持组织国内女中埋头探索女校在新时期的创新发展。此次研讨会上,女中校长以她们的办学成就表达了她们的支持性观点。台湾卫理私立女中校长罗仲娟认为,就单一的女校来说,青春期女生之间的情感联结非常紧密。而且,身处女校,所有的工作都得自己完成,给了女孩子更多的锻炼机会。

    校长们一致认为,女校有助于培养女孩子专注学习的品质以及自信心和独立能力。中国内地女校校长认为,女校复办旨在探索女生教育的道路。政府及社会支持办女校旨在实施多样化办学,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朱小蔓教授在会议总结中指出,女子教育特殊的社会功能与教育价值必须引起社会及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此次会议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呈现了不同国家女校办学的“差异”与“共识”,十分难得。女生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比男生教育更重要,难度更大,需要更加细腻的教育过程,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需要体现出特殊性和复杂性。女校对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情感品质以及教学法有更高的要求,对男教师的道德修养也有一些特殊的规范。女校管理工作特别需要创设民主、尊重和优雅的文化环境。朱小蔓强调,一定要秉持男女生平等及优势互补的观念,积极创造开放的男女生交往条件,探索现代开放社会办女校的道路。女校存废,国际上并未有一致意见,端赖实际办学成效如何。无论独立存在与否,都需要潜心摸索女生的学习特点、成长规律,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