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2-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二级维护实训

    经编整经实训

    校企合作,是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必要通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校企合作,是成就名师的肥沃土壤,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功之路。

    校企合作,是企业培养人才的内在需求,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深水区,需要持续不断的探索。

    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好的岗位,有的岗位招不到好的学生,出现这种矛盾就是因为学校办学与产业发展脱节,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脱节,培养的针对性不强,学生的适应性不够。用什么样的机制避免这种现象?在国家着力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背景下,如何践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领导班子心里明白,要解决这种种矛盾,必须要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深度融合的合作关系,在教学、科研、开发、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在师资、实验实习设施、职业技能鉴定、课题研究、招生与就业等方面,实行校企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坚定地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道路,要建立特色有效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这样一来,不仅彻底解决了上面的难题,而且学校也在发展中打造了示范中职名校品牌,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示范校建设以来,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紧抓机遇,积极探索,以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为突破口,大力加强内涵建设,专业设置主动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让我们走进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去感受她的创新发展之路……

    创新一

    构筑“66670”校企合作联盟  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关键词】“66670”校企合作联盟长效运行机制

    目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合作层次不高、企业参与动力不足、合作机制不健全、教学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建立一个能自我更新、自觉更新、快速更新的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体制和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校企合作联盟是总结合作经验、提升合作理念、扩展合作空间、加强合作深度、创新合作机制的新载体,校企合作联盟就是校企合作的有效形式。

    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以协同创新理论为依据,构筑“66670”校企合作联盟,三个6分别指,6所职业学校、6个工业功能区、6个行业协,70指的是70家核心企业。“66670”校企合作联盟实现了由以往的点对点、面对面式松散型合作,向深度融合的紧密型合作转变。“66670”校企合作联盟增强学校与政府、企业、行业的合作力度,在联盟运作中,政府统筹,职业学校提供教学资源,工业功能区协调企业关系和整合企业资源,行业协会预测行业人才需求和制定行业人才培养标准,企业提供实践资源,协同建立了校企合作的价值链驱动机制。

    随着联盟的创建和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学校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教、学、做合一,学生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校企协同创新了五种新模式,分别是:在园林绿化专业实行“候鸟式”工学交替模式。在汽修专业实行“工作站式”工学结合模式。在电子商务、工美、皮革专业实行“创业式”工学结合模式,并通过“引入创新教育、建立校内创业基地、设立创业扶持基金”三种途径,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在经编专业实行“五联合订单”培养模式,“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联合助学、联合考核、联合就业”共同培养高素质从业人员,开通“学习+实习=就业”的“直通车”。在财会专业实行“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毕业时,至少取得会计从业或统计职业资格证书中的一种,计算机初级操作、珠算、小键盘录入、点钞、初级会计电算化等技能证书中的4种,从而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根据产业发展和企业要求,学校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确定“紧贴产业办专业,专业跟着市场转”的专业建设思路。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优化了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场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营造“课堂设到工场,企业搬到学校”的教学环境,协同创新“班组式项目教学”、“仿真教学”、“场景教学”、“导生制”、“先会后懂”等教学方法。2011年,学校整合各个专业、企业资源,校企协同创建产学研“教学特区”,面积4000平方米。以皮革专业为龙头,整合平面设计、电子商务专业,实施“自主招生、自主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制度,每年招收100名学生,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校企协同实施“蓝领教师·金领职工”师训工程,专业教师到企业当员工,参加一线生产劳动,提高专业技能,打造一支能教会做、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又将企业的“能工巧匠”请进学校当师傅,培训教学技能,搭建校企人才互通的立交桥。

    更值得一提的是,校企合作联盟还建立了企业价值诱导机制,企业利用学校资源,降低了培训成本,利用学校场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了企业效益,尤其是学校“引企入校”举措的推行,进一步推动了该机制的发展。2011年新建11000平方米的实训厂房,“筑巢引凤”引进知名企业宝龙汽修工厂,把校内实训基地升级为“前校后厂”。“招商引资”引进美晟经编针织工厂,把教学过程升级为生产过程。“穿针引线”引进中正会计事务所,把教室课堂升级为会计室,直接服务企业。

    “66670”校企合作联盟经过发展,成为浙江省校企合作八大模式之一。在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水平、社会服务能力方面成果显著。主要表现在: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学生受益面广,近年来参加国家技能大赛获7金7银两铜的好成绩;队伍结构更趋合理,教师素质提高,学校“双师型”教师157人,占专业教师90.8%;技师及以上65人,占41.4%;企业兼职教师占任课教师11.32%,改善了队伍结构。省市级以上名师43人,其中省功勋教师1人,特级教师2人。教师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7人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其中,汽修、经编、园林专业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汽修和经编实训中心被评为省级实训基地;物流实训基地成为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省级优秀校外实训基地;服务能力强,企业认可度高,专业设置紧扣海宁皮革、经编、家纺三大产业发展,近三年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技能型人才4821人,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为87.2%。开展企业职工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项能力培训等社会培训达24516人次。

     创新二

    创新四位一体“对话协作”机制  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关键词】四位一体“对话协作”机制  校企合作双赢

    学校领导明白,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怎么引导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使发展职业教育成为产业界和教育界的共同行动,从而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通过实践,学校创新了政行企校四位一体的“对话协作”机制。“对话”指的是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在“66670”校企合作联盟平台上,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纽带,围绕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定期举办四者共同参与的主题对话活动,共同探讨校企一体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的重大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协作”指的是让政府“出政策,出投入”,让行业“树标准,强产业”,让企业“愿参与,乐合作”,让学校“育人才,优服务”,进一步密切校企合作关系,沟通合作信息,探讨合作新路,挖掘合作潜力,扩大合作范围。

    “对话协作”指的是通过建立四位一体的“对话协作”机制,保障“对话协作”的顺利展开,实现企校之间优势的深度融合,为学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企业转型升级寻找方法,最终实现多方协作共赢。

    说到四位一体“对话协作”机制,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学校的经编工艺专业,经编在海宁市家纺皮革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由于新政策的出台,大环境倒逼企业改革创新,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任重道远。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的领导感觉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暗下决心,一定要完成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

    因为在中职阶段开设经编工艺专业,学校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凭着“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没有路子可以自己探索”的执着,学校组织专业教师团队广泛开展企业调研、专家论证,精简复杂理论、重视实践操作、接轨企业需要,陆续编写了8本校本教材(已经出版5本)和1本实训手册。并且将整条生产线引入教学工厂并请企业技术员24小时驻守指导,这样教学工厂里的技术问题、安全操作规程和质检等内容,总会第一时间被引入课堂。所有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也能同步应用到教学环节,学校还推进“职业素养+核心技能”的课程改革方案,确保新技术能转化为企业需要、学生适应、能项目化运作的教学元素,落地于课堂。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