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德育为先 打造教育品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2-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图左二卞元杰同学代表学校上台领奖)

    韵律操比赛

    对外交流

    2014年6月23日至24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总书记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面对新时期国家与地方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如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每个学生的人生都有出彩的机会,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重视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开展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研究,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始终坚持将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致力于培养既有现代科学素养、又富实践精神、兼备现代人文精神的新型技能人才。在培养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坚持“扬长教育”,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全面观察分析研究每个学生,积极捕捉学生潜在素质的闪光点,寻找学生身上的优势因素,不断发展弘扬这种优势,把学生培养成个性特征鲜明、优势特长显著的有用人才。近年来,学校坚持开展有效的“六个一”素质教育(“六个一”即一个向善的人品、一门娴熟的技能、一口较好的普通话、一种与专业结合的外语常用语、一手可看的钢笔字、一项个人特长),为学生提供和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和场所,构建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平台。该项目已列为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特色项目之一。学校因德育工作特色显著,先后被表彰为“江苏省德育特色学校”、“江苏省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青少年法制教育先进集体”。

     创新机制 构建多维育人体系

    健全管理网络。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校党委、行政——学工处、团委——系党、团总支——年级辅导员——班主任”的多层级德育管理网络,倡导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积极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完善管理机制。学校坚持实施十项德育管理制度,即:国旗下讲话制度、班会制度、班主任周例会制度、重要纪念日集会制度、家校联系制度、晨会制度、助学金制度、学生违纪教育处理制度、安全教育和督查制度、紧急疏散演练制度。修订了《德育工作制度汇编》、《学生手册》等制度。每学期有计划,每月有目标,每周有安排,做到思想始终统一,工作及时通报,任务及时落实。

    抓好“三期”、“四段”。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开始,从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入手,学校就着力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贯穿学习始终。抓“三期”指的是:入学初期,学生初入校时,可塑性最强,学校狠抓遵纪守法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学习中期,随着年龄增长,该阶段重点紧抓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教育,促进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后期,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我,调整人生坐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明确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抓“四段”指的是:一是从晨起到上午第一节课这一时段,为一天的学习生活开好头;二是中午放学到下午上课前这一校园管理力量最为薄弱的时段;三是晚餐后至晚自习前这一天中较为混乱的时段;四是熄灯就寝前后这一最能反映出一个学校真实管理水平的时段。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教会学生做事,更要教会学生做人;把德育渗透到教学工作之中,德育与教学互相促进,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新模式正日益完善。

     强化师资 打造一流育人团队

    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其素质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学校重视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

    加强培训。重视对年轻班主任的培训,组织他们参加扬州市教育部门组织的班主任岗前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重视对班主任的业务培训,每年暑假组织全体班主任进行业务学习与培训,参加北师大继续教育培训;邀请国家教育部门德工委蒋乃平、杜爱玲等知名专家到校开设专题德育讲座;组织参加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通过这些工作,全面提升了班主任德育理论及实践水平。王贵凤等多名教师荣获扬州市“十佳班主任”称号。

    师徒结对。为弥补班主任“年轻化”、“非科班出身”等因素带来的不足,学校每年开展“新老班主任师徒结对”帮扶工作,将班主任“传、帮、带”工作制度化,迅速提升年轻班主任工作能力与水平。

    严格考核。学工处根据学校《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制定《系部学生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及《班主任津贴与奖励考核发放办法》;通过“优秀班主任”评比及“十佳班主任”评选工作,让工作认真、成绩显著的班主任得到表彰,增强班主任的岗位工作荣誉感。

     多措并举 搭建优质育人平台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以技能考核为基础,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为平台,以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文明风采竞赛为载体,构建以“六个一”为引领的素质教育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就业创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以管理为抓手。通过“文明班级百班行”、“文明宿舍百舍行”、“主题班会百课行”的精致管理“三百行”活动,强化常规管理,重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竞赛)”、“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从思想上净化学生,行为上引导学生,生活上关爱学生,激发他们的荣辱观,塑造健康的人格。

    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设“道德大讲堂”,邀请李翠珍、李彬等“扬州好人”到校讲学,传承“好人精神”;每月评选“校园之星”,包括“团结互助之星”、“文明守纪之星”、“勤俭孝德之星”等,全方位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多年来,学校涌现出一大批“美德少年”,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平凡的小事中传递着正能量,让广大师生感受到美丽心灵的巨大力量。“美德少年”苏超同学还被评选为“扬州教育十大新闻人物”。

    以大赛为契机。学校建立了科学的职业能力水平考核机制,以考促学,鼓励学生“一凭多证”、“一专多能”,2013年学校各级各类职业技能考核总合格率高达97.2%。将每年十月定为“技能展示月”,以赛促学,在全校掀起人人学技术、师生同竞技的良好氛围。在2014年江苏省职业学校师生技能大赛中,共获得7金9银16铜,金牌数位列扬州大市之首,学校荣获2014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团体优胜奖,综合排名位列全省职业学校第十八名,能源与新能源类专业荣获2014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专业优胜奖。

    学校积极组织参加“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取得良好成绩。五年来,学校共有985件作品在省赛中获奖,312件作品在国赛中获奖,两次荣获全国组织奖,2012年荣获全国优秀组织奖。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校设立创新社团,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创新大赛,积极营造创新教育氛围。五年来,先后共有70余件创新作品在省市各类评比中获奖。2012年,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2008级学生马新新同学发明的“无线遥控电子钟”,在第七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上一举夺得金奖。

    以活动为载体。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写一手正确、规范、工整的钢笔字,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学校聘请专业书法教师教授书法课程,学生每天必须认真完成一定量的书法练习。定期邀请书法名家到校开设讲座,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扬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阮衍云先生、扬州著名书法家吕政澄先生等都曾到校和同学们分享他们多年的习字心得。每年组织学生参加江苏省书法等级考试,95%的学生均获得了硬笔书法四级及以上等级证书。

    为全面提升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学校加大推广普通话的力度,组织学生就班级、学校的焦点事件或社会热点话题进行讨论、评议,增强学生与人沟通的胆量和合理表达想法的能力;开展符合学生特点的演讲比赛、辩论赛,定期开展“爱我扬州”经典诵读活动;结合语文教学和专业教学,开设普通话选修课等多种途径,提高学生使用普通话表情达意的能力。2013年,学校普通话考核合格率达94.2%。

    为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学校开展如“英语手抄报比赛”、“英语朗诵比赛”、“英语角”、“英语晨读”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语言和展现自我的舞台,达到了“人人参与、人人快乐、人人有收获”的良好效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