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内涵建设 固发展根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3-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周燕峰老师在辅导学生(广东省技术能手、深圳市领军人才)

朝气蓬勃的教师舞蹈队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陈洪彬同学和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获得者揭光明老师

    在深圳大运新城北侧葱郁的余石岭下,闪耀着一颗璀璨的职教之星——深圳市龙岗职业技术学校。二十年来,伴随着龙岗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脚步,龙岗职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地成长壮大,从最初的3个班8名教师发展到今天拥有200余名专任教师、3000多名学生的规模,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学校始终秉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质量为核心”的办学方针,全体教师始终坚守在职教这块神圣的领地,为龙岗的崛起和腾飞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龙岗的职业教育撑起了一片蓝天。

    2013年4月,凭借成功的办学经验、雄厚的师资力量,学校被国家教育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确定为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单位。在以彭小朋校长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校紧抓机遇,锐意进取,以国家示范校建设为契机,以“提质增量、优化结构、稳定骨干、打造名师”为宗旨,大力推行人才强校战略;以培养德技双优、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重点,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巩固发展根基,努力打造一支适应现代职业教育要求,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规模适度、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

    师德为先 建章立制重培训

    师德乃为师之魂。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学校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不断深化师德培养和岗位培训,每年9月为师德教育月,每年3月召开师资队伍建设研讨会。为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学校先后制定和颁布了《龙岗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龙岗职业学校行政干部职业操守》等十几项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规章制度,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规范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师职业成长的全过程。

    结合示范校建设及专业发展的需求,学校不断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①请进来专题讲座。定期邀请国内教育界专家学者、行业企业界成功人士来校讲学和进行业务指导,为老师们就教学管理、教学模式与方法、课程开发、课题研究、师德师风、心理健康、示范校建设等方面传经送宝。②走出去集中培训。充分利用寒暑假组织班主任和各专业青年骨干教师赴高校或行业协会培训班进行业务提升学习,2014年组织了30多人次赴相关单位开展示范校专项学习取经。③深入行业和企业实践锻炼。专业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必须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一到两个月(含到企业带班实习),自示范校建设开始以来,深入企业实践的老师累计达18人次。

    学校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培训体制机制的建立和推进,高度契合教师的工作需求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切实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教研和专业技能水平,也有力地促进了示范校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搭建平台 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目前,龙岗职业技术学校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已达专任教师总量的60%以上,他们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彭小朋校长反复强调:“青年教师是我校教学工作和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必须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让他们在龙岗职校这个大集体中体会成功,切身感受到从事职业教育的荣耀与快乐。”

    结合青年教师来源广、数量大、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学校成立了由副校长肖红春任组长、各专业骨干教师、科组长、学校行政干部等组成的“青年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制定了青年教师成长梯队计划,建立了“教坛新秀—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职教名师”的四级梯次培养机制,出台具体措施,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平台。学校以每年新入职的大学生为培养对象,选定经验丰富、业绩突出的骨干教师和高级职称教师为指导教师,一对一“传帮带”,从德、教、技、能各方面给青年教师以系统的帮扶引领;引导青年教师做好职业规划,从资金和待遇上支持青年教师提升学历和职业资格等级;开展青年教师专题演讲比赛、教学基本功大赛、班主任业务能力竞赛和市中职学校信息化优质课展示活动选拔赛;各专业部集中组织听课、点评,成立教研组集体备课,将松散无序的自我学习过渡到有组织的集体课程研讨。

    青年教师通过这些平台得到了磨砺和锻炼,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不断提升,有效促进了年轻人的专业成长,每年在各级各类比赛中都有不少青年教师脱颖而出。2014年,学校在市级以上各类型教学技能比赛中有33人次获奖,51人次获得各类荣誉称号,其中青年教师获奖比例占显著优势。汽车部青年教师揭光明辅导学生参加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车身涂装”项目全国一等奖;财经专业部青年教师陈红梅老师夺得全国中职学校财经类专业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她感慨地说:“是学校通过青年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给了我破茧化蝶的机会和平台,让我走上专业化成长的路子,开启了我真正的职业教育生涯。”

    两年来,学校已有8名教师成为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15名青年教师成长为各专业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4%,其中有两名青年教师成为市级教学能手和享受区财政津贴的优秀专家。青年老师在学校各项工作中表现突出,已经实实在在成长为奋战在教育教学一线的中流砥柱。

    提质增量 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学校的区位优势和良好发展势头每年都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人才争相加入,学校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积极配合市、区教育与人事部门做好教师的招考工作。

    拓宽新教师引进渠道,优先聘用有企业实践经验的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近几年,在区人力资源部门、教育部门统一部署下,还从东北师大、陕西师大、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10多所全国重点师范类院校直接招录15名优秀毕业生,补充学校公共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教师的短缺;为贯彻国家职教会议精神,学校将兼职教师纳入教师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已从行业企业和本地高职院校聘用兼职老师20人,既有企业的专家能手,也有高校的教授、博士,也为学校各专业建设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如何培养、留住和使用好各类优秀人才?学校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以才选人”的用人观,以名师工程为引领,建立学科组长、专业部长公开选拔,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完善教师考核和评价机制,鼓励教职工争先创优,最大限度地激发工作热情。对聘用教师在政策范围内尽可能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对确有培养前途的年轻聘用教师,创造条件报请区教育、人事部门在政策许可下优先转正录用。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学校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学校共有专任教师212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专任教师46人,高级职称教师42人,“双师型”教师145人,兼职教师33人,市级技术能手3人,国家级别培训师1名,市职教中心教研组成员12人,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比80%以上。以青年教师队伍为主体、老中青结合,已初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师德优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能力为本 教研竞赛多头并进

    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升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内容,学校不断出台政策措施努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专业建设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技能竞赛指导能力、校企合作的沟通协调能力等,让教师走向专业化发展之路。 

    教学科研活动是职业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学校多年来一直重视教科研工作,要求专业教师对课题要有深入实际的过程性研究,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相结合,多在平时工作中积累素材,培养理论研究的兴趣和习惯,形成自己的理论研究对象和体系。学校定期出版《龙岗职校学刊》,校领导带头申报相关课题,全体教师积极响应和参与。近年来,已先后完成中央教科所重点课题《职业学校教师成长的生态体验模式研究》、市区教研室规划课题《中职双师型教师内涵成长模式研究》、《培养中职生健全人格途径研究》等课题研究,26个龙岗区2013年度教学研究小课题于2014年12月顺利结题。近两年来,学校教师在各级各类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完成校本教材共7本,公开出版教材3本。

    技能竞赛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作用。学校一直将“师生技能竞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舞台和助推力量,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各级教师个人业务类的技能竞赛。两年来,教师参加个人业务类竞赛共获得市级以上奖项共79人次,其中一等奖24项,充分展示了龙岗职校教师的专业实力和实操水平。在他们的精心辅导下,龙岗职校学生2014年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取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9名,获得大面积丰收,取得历史性实破。

    技能竞赛对专业教师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的要求,促使学校必须尽快建设一支理论水平高,操作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既是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核心问题,也是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对“双师型”教师提出的要求是,不仅要具有“双职称证书”,更要具有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的“双能力”。学校充分发挥好行业企业在培养“双师型”教师中的作用,依靠龙岗职教集团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