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扬风帆 志存高远绘蓝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4-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改革,代表创新;发展,象征活力;示范,意味引领。辽宁省丹东市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自201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门、财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三部委联合批复为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单位以来,以高星级酒店运营与管理、服装设计与工艺、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技术应用四个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以校企兼容的特色校园文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支撑,将改革发展示范融入到学校的发展战略中,全校师生积极探索实践,为区域职教扬起了破浪前行的风帆,绘制出创新发展的蓝图。

    五大创新,激活学校内涵建设

    基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岗学对接、学训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服务丹东区域现代制造装备业、现代服务业,经过市场调研、工作任务分析、课程结构论证,学校与企业深度融通共同开发构建了具有专业特色的“轮岗定岗、校企互动、订单培养”三维递进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标准,并在课程之中贯穿真实的职业分析、行业分析、工作分析。学校现已整体开发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精品课程11门,全面促进教材、教辅、教具、学具、课件和网站等多种介质教学资源的融合,形成了围绕区域产业动态调整专业及课程的机制,实现专业与行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推进“合作对接,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初步构建基于专业特色的不同课态的学业评价体系。

    学校提出了“合作对接”原则,即“三个合作”和“三个对接”。“三个合作”指的是企业专家与教师合作开发课程方案,定向企业与学校合作完成培养过程,企业专家与教师合作完成能力评价。“三个对接”指的是学习目标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对接,学习内容与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对接,学习方法与企业的工作方法对接。校企双主体共同打造出“合作对接,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各专业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促进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学、做一体”,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同时,配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学校创新多元主体评价,初步构建学科、技能、项目、综合实践、考证等五种课态,知识、技能、态度三个维度,能力核心,校企评价双主体的五学业评价体系,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要求充分融入到基础理论课堂、技能实训课堂和行业岗位课堂的学习评价工作中去,发挥评价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形成的积极作用,实现学业考核与行业职业标准对接。

    建立教师“四级梯次培养”机制,打造名师双师队伍。

    学校落实“名教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四级梯次培养机制,校培、市培、省培、国培“四级培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形成持续培养名师双师的长效机制。学校重点培养了9名专业带头人、14名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近300人,聘请名行业企业专家建立兼职教师库,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教师技术实践水平和一体化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探索“双主体、四平台、八路径”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学校依托丹东市酒店服务职业教育集团、服装职业教育集团、计算机职业教育集团、机电技术应用职业教育集团,搭建校企高度融合的平台,整合职业教育和技术服务的资源,促进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校企双主体共同参与,通过冠名班、订单班、教师实践基地、学生实践基地、企业大讲堂、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社会培训等十条路径,实现校企合作多点对接,形成企业全程融入、多方联动、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

    激活竞争机制,完善内部管理。

    学校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科学规范,开拓创新的管理之路,实行校部两级管理,进行岗位落实、绩效考核、按劳分配,有效激发教职工积极性、创造性。不断完善教代会和校务公开制度,推进学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实现依法治校。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提高了学校管理效率和教学信息化水平。

    三大特色,抢占职教发展高点

    品牌专业强势突出。

    示范校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学校优势专业地位,拓展了相关专业发展共荣,品牌聚集效应显著。

    高星级酒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开设于1982年,是学校的品牌专业,学校深远的行业背景使得该专业建设得天独厚,每年专业招收近100人,稳居全市中职学校之首。专业教学成果课题,连续获市第六届、第七届教学成果奖。学校主持和牵头开发了市中职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参与了省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制定,学校教师编写并公开出版15本教材,专业教学成果得到推广应用。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从全省同类专业办学困境中成功突围,灵活的专业方向,多样化的校企合作项目,吸引了大批生源,学生规模在学校各专业中位居前茅。

    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开启“人才高地”战略,实施就业与升学分流,分层定制培养,“双学历、双证书”含金量高,构筑多样化职业成长通道,成为该专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校还与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3+2”办学模式,学生在学校读完3年中职后,可免试直升机电学院,学习两年后,获得全日制大专文凭。每年有100多人升入机电学院,圆了大学梦,拉动了专业发展与创新,也使该专业成为学校炙热灼手的专业。

    社会培训一枝独秀。

    学校是丹东市教育部门确定的继续教育基地、考试中心、市培训中心。两年来,学校面向社会和企业培训16000多人/日,在省中职类学校中一枝独秀。

    行为德育魅力彰显。

    学校坚持“德技并重”的人才价值观,树立“诚信做人”的职业信念,着力打造学生的社会能力,内化服务意识,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交融,专业学习与德育相结合,成立社团、家长学校,探索德育课、德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教育,通过礼仪教育行为构建行为德育体系,使学生“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事”。

    勇立潮头,志存高远描绘蓝图

    提升质量,回哺社会,整体实力大幅提升。

    学校为社会每年输送1000余名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一大批毕业生成长为生产、服务一线的技术和管理骨干,为区域提供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学校教师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服务,承担对外培训,多渠道服务地方经济,为社会提供大量人力资源增值服务。

    学校学生在各级技能竞赛中获得可喜成绩,2013年、2014年在省中职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1个。2013年以来,学校教师共参与16项省教育部门课题、4项市级课题和46项校本课题的研究,2014年完成结题并获得奖项的课题6项,学校荣获省教学成果评选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

    示范引领,携手共进,教改成果辐射全国。

    丰硕成果,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肯定。省市和教育部门领导、行业协会等行业专家来校视察,办学成果在省市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辽宁职工报》《丹东日报》《鸭绿江晚报》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取得广泛的社会影响。

    今日的丹东市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已是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勤奋、活力、进取的丹东职专人将秉承“以改立魂、以质立本、以德立职、以技立业”的校训,铭记“办人民满意职业教育”的重托,昂首前行,永不止步。(陈智 刘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