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年” 品“童言”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本

1) 下面请同学们走进课文,走进萧红的童年,看看哪些内容最能够表现出儿童的特点。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评价:淘气、瞎闹、可爱、生机勃勃……这就是童年的生活。在此基础上教师引读: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生: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摘花……(生:我就栽花);祖父拔草……(生: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生:我也种小白菜);祖父铲地……(生:我也铲地);祖父浇水……(生:我也浇水);祖父……(生:休息),我也……(生:休息);祖父……(生:捉虫),我也……(生:捉虫)……其实,她哪里是在种菜、铲地、浇水,简直是在……(生:瞎闹、捣乱、帮倒忙)……

 

  [设计意图:童年的生活最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在字里行间,孩子们寻找作者的童年,更是在寻找快乐,发现自己的童年。师生循环反复的对读,如一咏三叹之调,读出了童年的无忧无虑,读出了童年的自由自在,读出了童年的勃勃生机。立起一个自由自在、游戏田间的小萧红活泼、可爱、淘气的形象。]

 

  3.咬文嚼字,感悟“童言”

 

  深入:让我们把视线收紧一些,看看是从哪个词、哪个字体会到儿童的特点。

 

  师生对话预设:

 

  师:(出示: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说说哪个字、哪个词让你看到儿童的特点?

 

  生:睡醒了、逛、说话……

 

  师:“花开了”叫“睡醒”,“鸟飞了”是“在天上逛”,“虫子叫”就是“说话”,这就是儿童的语言啊!多么形象,多么优美。

 

  师:(出示: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哪一个字看到儿童的特点?

 

  生:活

 

  师:这本来就是活的啊。这个“活”是生死之活吗?

 

  生:……

 

  师:这“活”的事物都是萧红童年的小伙伴啊。

 

  师:(出示: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这个“活”还包含什么意思?

 

  生:生机勃勃、自由……

 

  师:不说茂盛、不说生机勃勃,而说它“活”了,这就是儿童的语言啊。

 

  师:(出示: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再看,蝴蝶的“活”了又有什么特点?

 

  生:随意、自由……

 

  [设计:一“活”字,彰显儿特的角,更体现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