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走进语文教学之门”的界碑

老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师:那么,怎么证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呢?这样吧,我们先来看第二段“死的意义”这个部分,一起研究研究。现在请大家放声自由地读读
  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主席到底用了哪些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生自由读。)
  师:死的意义到底有什么不同,主席用了什么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生:用了列举名言、举例子、对比的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师:噢!引经据典,引用名人名言,怎么引用?(板书:引用(名人名言))
  生:主席引用司马迁说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师:真奇怪,主席不是伟人吗,为什么还要引用司马迁的话呢?知道司马迁吗?什么年代的人?
  生:(逐一回答)几百年,一千年,一千几百年,反正很遥远。
  师:不,2000千多年。干吗要引用这么古老、这么久远的话?
  生1:司马迁是西汉年间很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他是在毛主席之前的名人,所以引用他的话,也可以说是以理服人吧。
  师:对啊,名人都这么说了。
  生2:司马迁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说明远在古代,人们就提倡这种精神。
  师:从古至今,人们就有这样的想法、这样的认识。你看,经典就是古老的智慧、永恒的真理。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已经被人们认可、被人们传诵,所以主席引用司马迁的名言,令人信服啊!那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课件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一生读。)
  师:读得真好,声情并茂。其实,我们在课内外积累了许多关于生死的名言,你还记得吗?(悲壮而豪迈的音乐响起,生配乐吟诵。)
  生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师:这是李清照的生死观,女英雄也可以豪情万丈啊!
  生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生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生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生5: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
  师:死又算得了什么,江山自有后来人。
  生6: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师:这是谁说的?陶行知,这既是对教育的爱,也是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
  生7: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师:这首诗大家刚刚学过,一起来一遍。
  生(齐):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师:于谦也向天下人诉说他顶天立地的豪情壮志,同学们,这些都是关于生死的经典名言,它表达了一种英雄气概、民族气节,是那样可歌可泣、可敬可佩。同学们,刚才我们引用的是耳熟能详、经久不衰的——(生接答:名人名言);引用的是给人启迪、引人深思、让人震撼的——(生接答:名人名言)。所以,主席用的第一招就是引经据典。(板书:引用)
  [点评:将“引用”进行到底!在这里,引的是经典,用的是说服;引的是文化,用的是信服。更妙的是,--E,~席用“引用”张扬其“死之意义”的“独识”,林老师却巧用“引用”,让学生在配乐诵读日常积累的“生死名言”中,强化对“引用”作用的感知、拓展对“引用”意义的理解,可谓一箭双雕、一石数乌。]
  师:接下来,主席又用了什么办法证明观点呢?
  生:应该是用对比的办法。
  师:对比,怎么比?(板书:对比)
  生:“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师:(课件出示语句)“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句话什么意思?
  生:曾经为人民做过好事的,如果死了,就比泰山还重,但如果只为法西斯那些统治者、剥削阶级做事,L匕女口汉奸,就L匕鸿毛还轻。
  师:理解正确,还会举例子。读完这段话,我发现,它其实就讲一个字,明6个字,知道吗?
  生:(齐答)死。
  师:(点击课件:而死)死,什么意思?它吗?为人民的利益能换个词解释
  生:(逐一回答)牺牲、就义、献身、捐躯。
  师:很好,同样是死,我们把刚才的解释放在这儿(点击课件: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同意吗?
  生:(纷纷举手,逐一回答环同意,这个死,得用“上西天、下地狱、见阎王、命丧黄泉、一命呜呼、呜呼哀哉、送命……”解释。(期间,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些词的感情色彩。)
  师:哎,同样一个字,为什么你们却用完全不同的解释?生:用的地方不同,意义也不同。生:因为他们死的不同,有好死
  师:有好死,有坏死,是吗?(全场笑。)
  生:这两个死,一个表达对法西斯的愤恨、蔑视,一个表达对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的崇敬、爱戴、钦佩。
  师:说得多好啊,语言有温度,字字总关情啊!同样一个字,用在不同的地方,就会产生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感情。把这种感情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你们自己试试看该怎么读。这句话不好读,别看每个字你都懂,但要读好却不容易。
  (生自由练读此句。)
  师:好,谁来读?带上不同的温度,带上不同的感情,读读这句话。
  生:(读)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
  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读得没有感情。)
  师:分析得很好,但却没读出味道。你看,这句话中第二个“死”前用的是“去”,“去死”怎么读?
  生:应该读得有力,不屑一顾,如秋风扫落叶般的态度。
  师:就请你试试,可以加上动作。
  (生受到启发,饱含感情,读出憎恨、蔑视,全场热烈鼓掌。)
  师:好,干脆利落,痛快过瘾!而这句话中第一个“死”前面用的是——(生发现“而”)“而死”,你又能体会到那是怎样的语气吗?
  生:庄严深沉,敬佩敬仰。
  师:对,那是深深的情,浓浓的爱,我们一起完整地读读这句话。
  (生读出了爱与恨,读出了强烈的对比。全场再次鼓掌。)
  师:同学们,在主席的演讲中,在你们有感情的朗读中,我们感受到这对比呀,比出了——情感,比出了——轻重,比出了——是非,让我们记住这个说明的好办法——对仁匕。
  [点评:“语词是沉默而孤立的,当它没有进入一定的语言关系中时,它只具备辞典上的抽象意义。而当它处在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时,这个词就会被另一些词唤醒,具体的意义开始觉醒”(曹明海语)。一“去”一“而”的语境之义,正是这样被点燃、被唤醒的。在对比研读中,深入开掘“死”的褒贬义,强化“死”的情味感,于是,语感和境感在学生饱含感情的诵读中得到了水天一色般的统一,这实在是本课在文体意识烛照下锤炼学生语感品质的一大亮点。]
  师:主席用了引用名言、对比的办法之后,还用了什么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生:举例子。
  师:举谁的例子?
  生:张思德的例子。
  师:张思德是谁?主席为什么给张思德这么高的评价,他到底是什么样的战士?平时怎么为人民服务的呢?台下的老师都知道,可你们太小了,张思德离你们太遥远了,所以老师特意在两个小时的影片中剪辑了两分钟的镜头,请同学们好好地看看吧!想想哪个镜头深深地打动了你?(播放电影《张思德》的剪辑片段,师穿插解说。)
  张恩德一生都在跑,风里跑,雨里跑,他跑去干什么呢?
  生:(边看边喊)跑着送水、送信、送轮胎……为老乡追猪。
  师:他傻,被叫做傻二娃,他最吝啬的是——话语,最不吝啬的是——力气。(播放一组张思德干活的镜头。)
  生:(边看边喊)唱歌,干活,烧炭。(生被张思德的淳朴可爱所感染,边看边笑。)
  师:他紧紧抱着的这个孩子啊,;在战火中失去父母,成了孤儿,患上了严重的自闭症,从此不说一句话,但这从不说话的孤儿最后呢?(播放2 孤儿表演节目后兴奋地喊他“爸爸”的感人画面。) 6 2 (生会心地笑。)
  师:这哭着绝食的哑巴老头儿不是他的父亲,但最后老头儿却把田艟当柞下塞子.请注意这样的细节——(播放他为老人找老花镜、戴老花镜,老人喜极而泣的镜头。)
  师:怎么样?见着张恩德了,最喜欢、最打动你的是哪个镜头?用自己的话谈谈你看到的、想到的。希望说出你心中的感受、心底的声音。
  生1:最喜欢跳下河去追猪的镜头(全场笑)。他跳下水,那是有生命危险的,可他为了老百姓的利益,毫不犹豫、奋不顾身。
  生2:我喜欢抱孩子的镜头。
  师:你喜欢他当未婚爸爸啊!(全场笑。)
  生2:不是,孤儿内心寂寞、孤独,但张思德却无微不至地关心他,温暖他孤独寂寞的心。
  师:爱的力量使从不说话的孩子终于开口了、欢笑了!
  生3:我喜欢他不停地奔跑的镜头,因为这一平平常常的动作,说明他——生都在不停地为人民服务。(全场掌声。)
  生4:我喜欢张恩德帮助哑巴老头的镜头,有一个细节,是张恩德为老人戴眼镜,从这一动作中,可以看出张思德饱含深情、细致周到,充满了对老人深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