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实录及评析

老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受到革命传统思想的教育
  2.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诗歌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3.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注意把诗的韵脚读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提出问题
   (教师朗诵诗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从同学们的眼睛里,老师看到了大家对这首诗的喜爱。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边读边思考两个问题(电脑显示):
   1.为什么这首诗听起来这么悦耳,读起来这样琅琅上口?
   2.这首诗讲了哪几个主要问题?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后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师:这首诗为什么听起来这么悦耳,读起来这样琅琅上口?
   生:因为它押韵。
   师:这首诗押的是什么韵呢?
   生:它押的是“ang”韵。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什么叫诗的韵脚?诗的什么地方需要用韵脚呢?
   生:诗句末尾押韵的字叫诗的韵脚。一般来说,诗的双句句末用韵脚。
   师:请你把这首诗的韵脚用“.”标记出来。
   师:我们在朗读诗歌的时候,对诗的韵脚要适当加以突出。这样,听起来才声韵铿锵。下面请同学们回答第二个问题:这首诗讲了哪几个主要问题?
   生:诗人在延安追寻什么?
   (师板书:追寻什么。)
   生:诗人为什么要把延安追寻?
   (师板书:为什么追寻。)
   师:下面,老师重点指导大家理解第一个问题。同学们要注意老师指导的步骤,学完后将学习方法归纳出来,然后,根据这一学习方法自己解决第二个问题。
  二、学习第二节,理解“追寻什么”这一问题
   师:诗人在延安追寻什么呢?请找出诗中有关的词语。
   生: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师板书。)
   师:同学们对延安的这些地方一定比较陌生,让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师放录像。)
   师:诗人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是在追寻什么?
   生:诗人在追寻那段艰苦而美好的岁月。
   生:诗人在追寻伟人的革命足迹。
   生:诗人在追寻延安精神。
    (师板书:延安精神。)
   师:请同学们联系刚才所看到的录像,以及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说说延安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请自由发言。
   生:延安精神是执着地追求理想并为之献身的精神。
   生: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生:延安精神是力求上进、永不满足的精神。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但延安精神并不只包括这些,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中国人民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让我们怀着对延安的一片深情,朗读第二节。
    (学生齐读。)
  三、归纳学习方法
   师:刚才我们通过深入学习,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是按照怎样的步骤来进行学习的呢?
    (电脑显示:1.自由朗读,找出主要问题;
          2.再读诗歌,找出关键词句;
          3.思考、讨论,解决问题;
          4.有感情地朗读,进入情境。)
  四、学生自学第三至第六节,理解“为什么追寻”这一问题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自学,弄懂“诗人为什么要把延安追寻”这一问题。老师还会给各组分发不同的练习题,请你们认真讨论,共同解答。
  练习一
   理解下列诗句的意思:
   1.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2.我们毫不犹豫地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练习二
   讨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为什么还不能丢掉延安精神呢?
  练习三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1.改句练习:
    1)请把这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2)你能用“只有……才……”造句,表达出同样的意思吗?
    3)你能用“因为……所以……”造句,也表达出同样的意思吗?
   2.通过完成上述改句练习,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更好些?为什么?
  师:通过自学,同学们理解了“诗人为什么要把延安追寻”这个问题。下面,让我们有感情地来朗读课文第三至第六节,请注意把诗的韵脚读出来。
    (女同学读第三节,男同学读第四节,全班齐读第五、六节。)
  五、学习第一节
  师: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需要延安精神。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是我们健康成长所不可缺少的。因此,诗人把自己对延安的追寻比作什么呢?请女同学齐声告诉我。
    (女同学齐读第一节。)
  六、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掌握了二类教材中诗歌的学习方法。同学们通过自学,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自觉、主动地学习,做学习的小主人。

  附板书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
                    附图{图}

  评析
  这节课在“正本清源”教好诗歌上下了一番功夫,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过去,诗歌教学常常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写作特点、修辞手法,不厌其烦,但学生听得糊里糊涂。一节课下来,收效微乎其微。
  这节课则做到了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勇于质疑问难)——自己解决问题(敢于释疑解难)——自己归纳总结(善于总结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
  例如,“我”到延安追寻什么?为什么要追寻?课文中这两个关键问题就是让学生自己找出,并在教师启发下自己解决的。整堂课既有学生个人的读、思活动,又有小组的讨论、交流;既有学生代表的发言,也有教师画龙点睛的小结。学生得到了学习上的满足和乐趣,形成了“自学,靠自己学”的思想。

  二、抓住重点,教出特点,交给学生一片自学的金钥匙。
  这节课从二类教材的特点出发,做到“有扶有放,半扶半放;扶得自如,放得洒脱”,着力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交给学生的是一片打开自学诗歌大门的金钥匙。
  如,这节课把解答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追寻什么”作为“扶”的重点,恰当地运用录像化解难点,让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的画面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加深了对诗句的理解,学生对“延安精神”有了深切的体会。在学生基本弄清第一个问题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学生获得了一片自学的金钥匙。因此,对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追寻”,学生学得更加积极主动。

  三、着眼于练习,一练到底,把课后的“思考·练习”融于教学之中。
  一些教师的教学,常常讲练脱节,讲是课堂上的事,练是回家的事,效果不理想。
  这首诗写的是延安时期的事,距今已半个多世纪,且语意含蓄深刻,小学生学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节课把“练”贯串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将课后三个思考练习题恰当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巧妙地把讲与练结合起来,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