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建构式学习”培育“三有”人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9-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广东省惠州市京师实验小学创办于2005年9月。办学17年来,学校坚持“扬弃传统,标新立异”的思维方式,以“更快、更高、更强”作为行为追求,以“人人发展,发展人人”为办学宗旨,以“实验性、示范性,国际化、信息化、现代化和社区化的全国一流名校”为办学目标,孕育了“追求高雅,追求卓越”的校风,形成了“诚信探究,健康第一;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校训,以“乐业、循循,乐群、谆谆”的教风涵养出“好奇、善思,自信、认真”的学风。学校由最初的240名学生发展到1600余名学生,凝聚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在学生、家长、社会、惠州教育界中口碑俱佳。

    随着“双减”政策正式落地以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教法改革越发受到关注。广东省惠州市京师实验小学综合自身多年来在教法改革方面的探索经验,大胆创新,构建出新课程指南背景下独特的“单元整体建构式学习”新路径,并通过卓有成效的教法改革,不断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创新贡献京师智慧。办学17年,京师实验小学一直走在教法改革的路上,从“四动有效·三效合一”教学模式,到单元主题教学,再到聚焦课程新指南、整体建构发展教育模式,学校始终将教法改革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学校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成长、自我发展。学校始终把学生看作自我成长的主体,并以合乎规律、科学的教育思维,帮助学生找到人生方向、树立理想与信念,最终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三有”新时代人才。与之相对应,课堂教学也应当依据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明确育人主线,加强正确价值观引导,重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育。这正是京师实验小学进行教法改革的出发点。

    为此,京师实验小学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学段衔接、跨学科学习等相关维度提出了新的标准。学校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出所有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指向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京师实验小学对课程进行了重新规划,使课程“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别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单元整体建构式学习”。这将成为学校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教法改革、发展的风向标和指南针。

    融合融通

    实践“单元整体建构式学习”

    “单元整体建构式学习”重在“整体”。任何一所学校都不能靠某个学科的“特色”而生存。一所学校的健康发展必然以学科的整体发展为基础,“整体”的观念不只存在于某个学科,它的含义还包含全部学科。全部学科是另一个意义上的整体。

    整体建构重在融合与融通。整体建构发展模式是以教学为根基,广泛吸收各学科教学的有益成分去开辟自己的教学新路。京师实验小学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堂课经常有两名或两名以上教师在上课:数学教师陈少芬将美术教师“请”进课堂,通过美术剪纸活动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语文课上,学生们放风筝,再将放风筝见闻用笔记下来;美术课上,学生们用纸筒做玩具,用来表演话剧……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们都感觉到很新奇,一节课能够学到多个学科的知识。

    主题学习

    因材施教跨学科定制活动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京师实验小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双减”政策的实施,要求在校学习要减负提质,这就使得学校的课内外活动的设计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以核心素养理念、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单元整体建构式学习”中,京师实验小学的教师们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语言能力设计出有意义、有创造性的活动,开展主题学习,使其成为学校“五育并举”的重要切入点。

    主题学习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发展需求。例如,低年级英语组根据教材特点为低年级的学生量身定制了主题活动。以潜力英语2A M5 My town为例,教师设计了以My Town为主题的活动,让课堂内外有效联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语言活动。

    学生中心

    真实情境生发综合性学习

    学校一直在开展的学科传统活动——综合性学习,就是各学科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全方位、深入的专题学习。各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融合,打通学科界限,为学生提供了解知识全貌的机会,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学生从真实的情境出发,围绕主题,在“任务主题”中强化主动性,经过积极探索,将知识内化为能力,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

    在上学期“植物生长的奥秘”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对植物的特点及植物生长的规律有了更好的了解,很多学生对探索植物王国里的秘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各班学生都积极参与到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来,在学生的精心照料下,植物茁壮成长。学生看着它们从种子成长为完整的植株,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学校以年级为单位,各年级开展不同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例如,一年级的“水果王国”,二年级的“植物百花园”,三年级的“动物嘉年华”……从选择主题到开题,从研究过程到阶段小结,从研究汇报到主题结题,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出发,切实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需求。

    深度学习

    通过PBL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深度学习、关键能力等概念的提出,对京师实验小学的教法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依托北京师范大学专家团队,学校成立PBL教学研究团队,不断探索项目式教学方法并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经过半年多的行动研究,学校一共进行了六场专题学习,在不同学科开展了五个项目研究,并确定了一个语文项目化学习的课题研究。

    教师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开展阶段性项目式研究的同时,将PBL教学理念引入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在PBL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探究、沟通、创新和协作,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得到全方位提升。

    2022年6月份,学校还承办由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PBL中心主办的“2022年全国PBL教学共同体分享论坛第二期”线上会议。项目式教学给京师实验小学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锻炼了教师队伍,也给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范式。

    科学评估

    全科情境式测评教改实效

    教学改革重塑了学校的教育行为,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双减”背景下如何检验其成效?京师实验小学给出的方式是创新口语与活动考试模式,实施全科情境式期末综合素养测评。学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创新闯关模式,从活动的道具准备、闯关形式、评价方式、负责人员等方面都做了精细的部署与准备。活动以年级为单位,统一设计全景式情境,让学生融入角色,展示自我,乐在其中,在体验中收获成长。各年级综合素养测评以语、数、英三科为主要牵头学科,将音乐、美术、体育等综合学科知识巧妙地融入到每项闯关、游园、展示活动中,注重活动趣味性与知识性,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平时教学中教师则通过特色作业来检验教学效果。课堂上所学知识点分布相对零散,记忆遗忘规律会促使学生逐渐忘记所学知识,所以每当一个单元的新知学习结束,教师通过特色作业来梳理单元知识,建构清晰的知识脉络,从整体的角度回顾学习的知识。例如,中段数学组将思维导图引入到教学中,使之成为一种教与学的策略。教师布置了数学思维导图特色作业,充分体现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课题研究

    强师资队伍以“创新”创“优秀”

    教法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京师实验小学的每一次教法改革都凝结着教师们的热情和实践。为促进学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探索在“双减”背景下夯实基础、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促进课堂教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校以来,京师实验小学已经连续举行了21届“木铎杯”优质课大赛。以“赛课”促“成长”,以“创新”创“优秀”。

    为了从根本上保证教法改革效果,学校根据整体建构发展模式建立了针对教师的整体建构发展评价表,引领推动教师多读书,促进了教师课堂组织管理和课堂设计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结合国外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群。

    为进一步推动强师工程建设,学校还成立了多个名师工作室,建立了以名师、名班主任、教学新秀为核心成员的各类科研团队。例如,年轻的美术教师郭志强成立了“创生课堂工作坊”,吸引了各学科不少教师加入其中;以学校明星班主任团队为基础,成立了名班主任工作室。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学校以课题为抓手,带动学科建设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课题研究成为京师实验小学教法改革的重要抓手。目前,学校已承担了国家、省、市、区级科研课题50多项,通过课题研究,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为了进一步扩大课题研究的辐射作用和影响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印发后,学校鼓励中青年教师深入学习新课标,对照新课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自主申报课题研究项目,把课题研究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多做微课题、微研究。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