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笔记在与编者对话中生成精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10-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学视导时,一位教师执教了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少年闰土》一课。这位教师通过梳理文中描写的新鲜事,抓住闰土的动作、外貌,让学生初步感受闰土的形象,再借助《故乡》中的片段描写深挖闰土形象。教师把闰土的形象分析得很透彻、讲得很深入,学生学得很扎实。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总结,让学生谈谈学完这节课后的收获。有学生谈到,闰土是一位视野开阔的少年;有学生谈到,闰土见多识广,知道许多新鲜事;还有学生谈到,闰土的生活丰富多彩,文中的“我”孤陋寡闻,犹如井底之蛙,对农村生活非常向往……学生的收获都聚焦在了闰土的形象上,反而缺少了对鲁迅的认识。显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出现了偏差。

    如果教师要精准确定教学目标,首先要弄清楚教材编者的意图。

    认真研读教材,我们不难发现,第八单元的主题是“走进鲁迅”,编者企图通过鲁迅写的文章《少年闰土》《好的故事》,以及他人写鲁迅的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多角度呈现鲁迅,让学生多方面了解鲁迅。

    细读每篇文章我们可以发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很明显是在写鲁迅。教师很容易从中读出鲁迅,在教学中也很容易教出鲁迅。但是《少年闰土》这篇课文就不明显了,不管是从题目还是从文本内容,给我们的感觉都是在写闰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目标定位为感受闰土形象,也不为怪了。

    课后设计的习题,是落实单元要素、教材编者意图的路径。课后第一题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讲的是闰土的形象;第二题是“结合相关内容,说说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还是聚焦到闰土身上;第三题是“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从中感受到‘我’怎样的内心世界”,这是唯一一个聚焦到“我”身上的问题,虽然文章中的“我”不是鲁迅,但鲁迅却是“我”的原型。

    前两道题是为第三题做铺垫的,然而执教教师只停留在分析闰土的形象上,没有往前推进教学。闰土的形象是要分析的,分析之后再抓住文中含有“并不知道”“也没有知道”“素不知道”“所不知道”的关键语句,通过对比阅读走进“我”的内心世界,体会出“我”的孤陋寡闻,感受到“我”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这样就不再只是读闰土了,还读到了“我”。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这篇文章的文体,这是一篇用第一人称写的小说,虽然文中的“我”不是鲁迅,但文中“我”的思想感情真实地反映了鲁迅的思想感情。那么,我们如何有效推进教学呢?不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这样一个问题抛给学生——他们长大以后变成了什么样?答案就在《故乡》这篇文章中,你们自己找来读一读——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查找并阅读《故乡》这篇文章。通过资料的阅读,让学生感受“成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形象的巨大差距,进而引导学生体会鲁迅通过《故乡》表达自己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现实的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此时,教师还要借助《故乡》的创作背景材料,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语页中对鲁迅的介绍,或者补充鲁迅的相关材料,让学生对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思想有初步感受。

    当我们顺着这样的思路来构思这篇课文的教学,就能从少年闰土走到“我”,又从“我”走到鲁迅,一层层地读出鲁迅,教出鲁迅。

    在备课时,教师还要多角度与教材编者对话。

    首先,要站到单元的高度与教材编者对话。通观单元整体,阅读本单元的单元导语、课文、习作、语文园地等单元构成要素,去揣摩教材编者意图,弄明白教材编者想让学生学什么,让教师教什么。

    其次,沉入文本中继续与教材编者对话。带着揣摩出的教材编者意图细读文本,从文本中挖掘能体现教材编者意图的教学点。

    最后,借助课后习题与教材编者对话。课后习题是落实教材编者意图的路径,仔细研究课后习题,把课后习题提炼为教学目标,借助于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五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