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校本课程发展的四个走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校本课程在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提升、学校特色建设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校本课程建设使得教师可以开发课程并验证其科学性和可行性,激发了教师的主体意识和研究意识。许多教师由于研发校本课程的工作经历,迅速提升了课程的目标意识、结构意识、资源意识、评价意识等,进而开始从育人的高度看待课程,将课程思维与教学思维相互转换。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国家、地方、校本三类课程及其相互关系也在不断发展,当下中小学校本课程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和趋势。

    由遍地开花走向全面规范。新课改的前10年,校本课程遍地开花、方兴未艾,甚至有些学校提出了“每个教师都要参与开发校本课程”的任务要求。一些学校与社会资源单位合作开发课程,一些学校利用家长资源开发课程,一时间校本课程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有的学校甚至开发出上百门校本课程,这在当时对学校特色发展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大量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缺少精雕细琢,在随后的实施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2010年,北京市海淀区开始对中小学校本课程进行备案审议,截至2022年,全区共备案审议了5729门校本课程。当然,校本课程开发一直在动态发展,有些是新增的,有些因故不再开设,有些则发展为精品课程、特色成果。近年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区县校本课程检查和规范管理的工作要求,一些质量不高的校本课程得到清理,校本课程建设也走向规范化发展阶段。

    由分散状态走向综合发展。校本课程开发初期,许多学校是按照学科拓展类、领域课程类、社团课程类进行开发,呈现出数量多、种类多、分散开发实施等特点。比如,按照开发内容把校本课程分为文学类、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实践教育类、职业体验类、德育类、学科拓展类、跨学科学习类等。由于校本课程局限于某个细分领域,因此彼此之间难免有所交叉,会出现一门校本课程可以划归不同类别的情况。随着一些课程科目和课时的调整,校本课程的课时、门类、数量也在逐渐调整,开始与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统筹整合,加之研学旅行等新型课程形态的发展,体现“五育融合”趋势的综合性校本课程越来越多。

    由打造特色走向服务学生。对于校本课程中的“校本”内涵得到广泛认可的解释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可以看出曾经校本课程的定位虽然也有“增强学生的适应性”这一考虑,但更多是“增强课程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也确实有许多学校通过校本课程建设形成了学校特色。《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义务教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奠定共同基础;以地方和校本课程为拓展补充,兼顾差异。校本课程由学校组织开发,立足学校办学传统和目标,发挥特色教育教学资源优势,以多种课程形态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校本课程原则上由学生自主选择。”可见,校本课程的性质是选修,应该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开发,定位主要是服务学生个性发展,而学校办学特色仅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参考依据而已。

    由单独开设走向整合实施。义务教育各学科新课标都提出了加强学科实践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求,其中跨学科主题学习课时不少于本学科总课时量的10%,这就给学校创造性实施国家课程,形成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特色留出了很大的空间。未来,校本课程的发展可能有3个方向:一是与国家课程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开发统筹考虑;二是与班团队活动统筹整合,课时可与班团队活动统一计算;三是与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校本课程设计,仍然可以形成各个学校的校本课程特色。

    学校应该基于落实“五育”并举和新课标实施任务,充分研究学情,调研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围绕跨学科主题学习,做好各学段、各年级、各学科的深度研讨、整体规划、科学设计,形成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特色体系。校本课程也将由单独开设走向“五育融合”,根据课程内容和形态的育人功能,走向相近类别整合实施的新时代。

    (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研究中心主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