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影像昆体良:教是为了不教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昆体良(公元约35—约100年),古罗马著名教育家、律师,曾任修辞学教授,他强调教育要以德为首,提出“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主张鼓励教育,反对体罚学生,著有《雄辩术原理》一书。

    ————————————

    外国的语言多是由字母构成的,教师教学生往往是先教字母的名称及顺序,再教字母的形状。教师一遍遍地教,学生一遍遍地学。公元1世纪,有位教师换了一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手拿有字母的象牙人像做游戏,同时教字母的形状和名称,还可以打破字母顺序,学生学起来兴味盎然……这位教师就是古罗马著名教育家昆体良。

    昆体良强调教育要以德为首。他生活在罗马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整个社会道德逐渐缺失,特别是一些达官贵人和无知父母的道德败坏让儿童深受其害。因此,昆体良强调把德放在教育的首位,认为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乃教育的初衷,一个善良的人对社会才有用,否则教育就不是给战士提供武器,而是给强盗提供武器。昆体良主张道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即从儿童踏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告诫他们“绝不能表现出自私、无耻和失去自制”,避免不正之风在学校蔓延。他还认为,当儿童的头脑尚未发育成熟、思想尚未定型而又难辨是非、什么东西都想模仿一下且会留下深刻烙印的时候,儿童不仅仅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什么是良好的道德,学校是培养儿童良好道德的场所……

    在昆体良看来,美德虽然也可以从自然那里获得一定的动力,但它仍需要教育使之成为现实的东西。教师的道德对儿童的成长影响很大。学校招聘教师时,“我们首要的任务是弄清他是否具有良好的德行”“教师应当是德才兼备的,既教学生怎样演讲,又教学生怎样做人”,教师既不能允许学生失德,又不能允许自己失德。一个有道德的教师,既能以英雄史诗般的崇高精神激励学生,又能发掘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去鼓舞学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广阔的沃土。

    “教是为了不教”是昆体良的重要教育理念。昆体良深受苏格拉底“产婆术”的影响,在公元1世纪就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的观点。他说:“雄辩术教师不仅要亲自给学生讲授这些功课,还要经常向学生提问,以测验学生的鉴别能力。这种课堂提问还可以防止学生漫不经心,防止他们对教师的讲课听而不闻。同时,这样做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运用他们的智力,而这正是这种教学方法的最终目的。因此,除了使我们的学生不需要总是有人教,我们的教学还能有什么别的目的呢?”

    昆体良启发性教学方法的特色就是提问。一是教师“巧问”,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和内容。学生精神分散、听不进教师讲课时就是极佳的提问时机,此时教师提问,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回归课堂,完成学习任务;当然教师不是什么都问,提问内容以测验学生的鉴别能力为主,提问的内容因人而异。二是教师“巧答”。教师在回答学生的问题时,并非有问必答,可以对学生适当进行反问,这样有利于启迪学生心智……

    昆体良很早就主张鼓励教育。他认为,教师要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严峻而不冷酷,和蔼而不放纵,就会受到学生的尊敬,“这种尊敬的感情大大有助于进步,因为在这种感情影响下,学生不仅可以愉快地听讲,而且会相信教师教的东西,愿意仿效教师。他们的错误被纠正时不会生气,他们受到称赞时会感到鼓舞。他们会以努力专心学习尽可能取得教师的珍爱”。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爱好游戏是学生天性活泼的标志,对那种上课总是目光呆滞、没有朝气、做什么也无动于衷的学生,教师更要热情鼓励。昆体良说,竞赛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方法。按照各人的能力轮流发表演讲,能力强的就先演讲。学生讲完后,“教师对学生的演讲作出评价,获得表扬是一种巨大的荣誉,能获得第一名就更加光荣”“每个学生在班上的名次并不是一次确定了就永久不变,每个月都给‘失败者’以再次争取获胜的机会。这样,在前几次获胜的学生不敢松懈,而不甘心失败之心激励着未成功者努力争取荣誉……”

    此外,昆体良反对体罚学生。如果经常正面告诫儿童,并在课业上严加督促,体罚就没有必要;儿童幼年如果被体罚过,到了青年期,恐怖失去了作用,而他又有更困难的功课要学习时,就更难驾驭;体罚最大的危害是造成儿童心情压抑、沮丧和消沉,这样显然不利于儿童学习。

    昆体良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他根据罗马的教育实况写了《雄辩术原理》一书,系统论述了古罗马的教育思想和经验,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教育家。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信宜市丁堡镇塘岭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