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课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7-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虽然有着18年的教龄,但我仍深为自己的教非所学、教非所好而痛苦,同时也为学生的学非所愿、学非所好而揪心。作为密切联系教师与学生的学校课程,是否真正发挥了它的功能与核心价值?是否做到了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学生进入学校后,在许多方面的选择极为有限,让学生在有限的选择中发挥最大的价值,也是学校教育的职责和功能。许多时候,学生是在被动要求下整齐划一地执行着多种学科课程标准的任务,需要学习的课程越来越多,应付考试的任务越来越重,能有自己独特的发现和创造的空间越来越少,这样的课程体系并不适合学生学情。许多学校的课程无一例外都是现有学科内容的传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不少教师甚至连学生的课余时间也不放过,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迷失了自己。

    换位思考,我更希望课程教学不再是一种被动的知识灌输,而是一种综合能力主动发展的生成,指向于学生的未来世界,时时处处都有创造产生。学生为探求未知世界而竭尽全力,不断享受和生成新的成果和成就,这其中的一切都能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就是学生最需要的教育,也是最适合学生的课程。而学校应该为学生的这种综合能力生长不断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创新课程,引领学生朝着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发展。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都在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认为学生所学内容越多,掌握的知识越透彻,发展越全面。在这种思想指引下,学生从小就被要求学许多知识,但效果并不明显,许多学习内容仍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境界。而学生的发展,从来都是一个点、线、面、体的过程,这个点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是一个学生区别于另一个学生的根本所在。

    当我们的学生在相关知识的配合下,能够积极主动地朝着自己感兴趣的潜能领域不断求索、博览群书并从事各种所需要的实践活动时,他们强势之点的发展必将带动个人素质线、面、体的全面提升。从这个角度而言,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门独特的课程。为此,学校应重点建设呵护学生优势生长的课程,让学校的教育尽量适合学生。

    时下,校园欺凌现象层出不穷,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不到位,综合素质提升大受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学校不合理的课程建设密切相关。学生的长处得不到有效发展,享受不到自主学习的乐趣。看看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课程,有多少顾及到个性学生、个性学校和个性地域的课程,拿这些去指导学生的学习,“水土不服”将是一种必然。更为残酷的是,我们的考试评价方式仍在不断地促推学生朝着统一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

    课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着学生的真实学情发展变化。一些与学生综合能力关系不大的课程,不应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学校应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开设尽可能多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而且自主选修课程在学生学业水平评价中至少占50%以上。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要有足够的发展,这一发展必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带来联动效应,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课程建设为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保驾护航已刻不容缓,要汇聚多方力量,最大程度地为学生搭建足够多的平台,并将这些平台扩展到学生的各个学业阶段,这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

    学校教育不能只限于学生学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引领个性化学生朝着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不断前进。学生发现了什么,创造了什么,这才是真正检验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多门学科的高分数对一个学生的成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领域里有多少独到的发现,这应成为学生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凭证。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浏阳市浏阳河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