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静到安心,已经是很大的跨越,但是还不够。班级文化如果要取得常态、稳定的力量,必须从安心进化到安定。课堂里的安静、安心与安定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1-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早期台湾的教育以勤教严管闻名于世。1996年,英国的一个教育考察团到台湾参观访问,上课几十分钟,学生一直在静悄悄地听教师讲课,很少会出现吵闹现象。英国人觉得不可思议,现场录像并要作为英国中小学学习的典范。其实,课堂上的这种状态,是教师权威控制下的安静,没有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的安心。

    与此同时,台湾许多家长受不了僵化的教育,希望政府能够为教育松绑,开放另类教育实验,让不同需求的学生都能够接受适合的教育。于是,开放教育实验在一些县市如火如荼展开,“解放童年”“不要背不动的书包”等成为当时教育改革的口号。

    刚开始,开放教育实验仅限于偏乡小校,也出现了一些亮丽的成果。但是,在向大城市推进时,受到了学业成绩不佳的质疑。当时升学考试还是教育的核心价值,开放教育实验变成大城市点缀性的教育方式。为了扭转考试领导教学的趋势,教育管理部门决定从考试命题着手,改变以教科书内容为主的考试形态,决定考纲不考本,即升学考题全部以学生的基本能力为测验范畴,不专门考教科书上的内容。以语文学科为例,如果中学生将3年的教科书全部背下来,最多获得10%的分数。

    这种改变让许多中学教师感到恐慌,他们开始不知道怎么教,以往的讲课策略突然失灵。在教师们最彷徨无助的时刻,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的学习共同体理念被引进台湾。

    第一年的演讲场场爆满,每位教师都希望从佐藤学的演讲中找到走出课堂困境的答案。

    佐藤学所倡导的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安心的课堂。从安静到安心,其中最大的区别是,传统课堂所依赖的是班规,即强制性班级纪律;安心的课堂是让弱势学生能够非常安心地说出“我不会”,当面临困难的学生能够勇敢地说出“我不会”,全班同学不仅有所共鸣,并且愿意一起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这种安心的课堂,也是学生很喜欢的课堂。

    从安静到安心,已经是很大的跨越,但是还不够。班级文化如果要取得常态、稳定的力量,必须从安心进化到安定。安心指的是学习者的内心状态,预期可以被全班接纳。可是,温暖的环境是学习的基础,不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结果有一个很简单的指标:弱势学生真的学会了。

    从安心到安定,教师除了要营造相互接纳的学习环境外,还要让弱势学生有机会真正产生理解性学习。

    以数学对称图形为例,学生正在探索正五边形有几条对称轴,全班学生都回答五条,这些学生有的真正会,有的只是跟着答,后者并未达到真正理解的状态。

    如何确定弱势学生已经明白正五边形有五条对称轴?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让这些学生说明正五边形的对称轴在哪里,自己是怎么发现的。当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思考,正确表达自己的解题历程和结果时,学习就已经处于理解状态。学生不断地确定他的理解状态,取得真正解题成功的经验,这时就会从安心的学习状态,进入到既安心又安定的学习状态。

    所以安定的课堂,经常会听见:“喔!我会了”“原来是这样子”……

    从传统以教为主的课堂,翻转到以学为核心的学习共同体课堂,其中最大的核心就是教师的学习经验。

    备课是教师学教翻转的起点,教师是第一层的学习者。在学生尚未进入文本学习之前,教师必须成为深刻的学习专家。其次,教师还要向学生学习,记录学生探索与发现的历程,带领学生成为探索与发现的学习达人。最后,教师必须具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互动的经验,构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伙伴关系,巩固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学互教的关系,让他们成为喜欢交流、勇于探索的学习者。

    此外,学校管理者带领教师学教翻转最大的修炼是包容:包容教师旧经验的固执、新经验的陌生,以及尝试新经验所产生的挫折感与困惑。而此时,倾听与陪伴就成为学校管理者最重要的课题。

    (作者单位系台湾新北市秀山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