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光”绽放活力 “双减”加速成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2-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蒸蒸日上的“有光”校园 积极开展劳动教育特色活动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学校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构建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增强学校办学内生动力,鼓励支持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在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临平第三小学(以下简称“临平三小”)始终秉持“心中有爱、眼里有光”的教育理念,紧抓时代发展契机,紧跟新课程改革步伐,不断促进学校文化特色化发展向纵深推进,构建“有光”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办学优势,从多方入手落实“双减”政策,实现了优质资源的融合与共享,走出一条“有光”的特色化发展之路。

 

培养“心中有爱、眼里有光”的孩子

    为了提升教育品质,擦亮“学在临平”的教育品牌,“办一所爱行万里、光启未来的儿童友好型学校”,临平三小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遵循地方政策指引,紧紧围绕儿童本位,以“传统节日教育”为切入点,确立了“过传统节日、育家国情怀”的德育特色项目,积极打造“有光教育”学校品牌。

    “有光”意味着教育的光明与敞亮,从人物、时间两个方面出发,让学生拥有六个维度的“光”。“有光教育”提出,学生应拥有炯炯的目光,以昂扬的精神面貌、积极的心理状态,坚定执着地向未来奋进;应拥有灿烂的容光,时刻保持强健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做到文体两不误;应拥有迸发的灵光,聪颖善思、勤学善用,将学校所学化作自己所悟,创造性地指导生活实践;应拥有独特的闪光,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优势都得到充分的发掘与尊重,实现个性化发展。同时,学生在当下能够拥有一段快乐的时光,培养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良好价值观,度过无悔的童年;在未来能够拥有璀璨的星光,开辟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前程似海,光明灿烂。

    临平三小整合学校特色元素,提出“积步致远、聚爱成光”的校训,让每一名学生都在爱里成长,人人都拥有爱,人人都学会传递爱,最终成为如阳光般闪亮的少年,照耀他人,温暖世界;提出“培养心有爱、行有力的有光少年”的育人目标,全面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健康的个性,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闪光的人,并且在不断追求自我实现的同时照亮自己、照亮他人。

    同时,学校确立了“心有光芒、必有远方”的校风、“用心精业、琢玉成器”的教风、“好学心善、追光而行”的学风,以及“生本、用心、协同、优质”的管理理念,推进“以生为本”的管理,重视人、激活人和成就人,积极探索改革方式,着力打造促进竞争与合作有机统一的管理机制和平台;积极统筹,合理谋划,重视工序与谋略,引领师生的未来发展。通过富有生命力的办学价值驱动与影响力,通过完善的制度建设推动规范的管理,不断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实现学校高绩效的运转,有力支撑学校品牌打造。

    在“心中有爱、眼里有光”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临平三小构建了“有光”课程体系,即“U·LIGHT”课程体系。“U·LIGHT”是“有光”的谐音,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品牌特色。从课程内涵与课程内容两个角度,既厘清了课程的本质内涵,又坚持“五育融合”的方针,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

    从课程的内涵外延出发,“U”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Unfinished & Unlimited”,体现课程的开放性和丰富性,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受教育对象,而是主动的学习者,课程根据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个性化人才的标准定制。二是“Up & Undergo”,体现课程的动态性和生成性,课程永远处于动态、向上、生长中,是优秀教育经验的集合,必须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进行相应的改变,做到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三是“Unique & United”,体现课程的统整性和独特性,课程要符合国家课程标准,彰显地方特色和校本价值,契合学生认知、性格、情绪等个性特征。

    从课程的内容出发,“LIGHT”是“五育”课程英文首字母的集锦:“L”为Lovely——有爱德育课程,“I”为Industrious——勤奋劳育课程,“G”为Graceful——温雅美育课程,“H”为Healthy——健康体育课程,“T”为True——本真智育课程。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聚焦“五育并举”,开设了“晴耕雨读劳动课程”“小蜗牛爱中国节”等一系列具有校本特色和传播号召力的课程,补齐短板,打造集课程教学、组织评价、学校文化于一体的育人新生态。

源 头

开设“激活思维、提升素养”的课程

    为了充分展现学校办学理念,丰富校园生活,发掘学生才华,临平三小在开齐开足基础性课程的同时对课程进行延伸,形成了拓展性课程,构建了“有光”课程体系,并编写了配套的校本教材系列丛书——《小蜗牛爱中国节》《小蜗牛经典诵读》《小蜗牛知安全》《小蜗牛习作集》《成语中的科学》。

    为实现培养“心有爱、行有力的有光少年”,学校紧紧抓住“传统节日教育”这个切口,确立了“过传统节日、育家国情怀”的德育特色项目,培育学生的“中国情怀”。如今,“小蜗牛爱中国节”主题活动已然成为德育活动的主阵地。每年的传统节日,学校都会在兼顾学生年龄特点的前提下,围绕不同的节日寓意,开展丰富多彩且贴近学生生活的一系列活动。学校在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六大节日,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等方式,做足宣传,号召全校师生热情参与。为让“小蜗牛”们体验不同的节日氛围,每次过节都会以“2+1”的模式展开,即两个固定主题“知”和“吃”,一个特色主题如“赏”“游”“思”“做”“论”等。学生们不仅能知悉传统节日的习俗、由来和传说,了解传统节日的特色美食,还能在实践中做一做、尝一尝、玩一玩、想一想……主题活动还延伸到了校园之外,去实践基地——塘栖法根食品厂参观学习、体验,去敬老院、社区、卫生院和交警岗亭送上亲手做的美食,赢得了广泛好评。

    与此同时,临平三小开设了篮球、足球、七巧板、航模、海模、字体设计、中国画、篆刻、书法、摄影、工艺、器乐、合唱、舞蹈等30多个社团,促进学生素养全面发展。其中,“全时空下耕读空间的建设与应用”被评定为杭州市新型教学空间。

    在“有光”课程体系的引领下,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显著。临平三小在艺术质量抽测、假日杯、艺术节、科技活动、运动会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获区第二十届艺术节团体一等奖,其中1个音乐类节目、3件美术类作品被选送参加杭州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并分获一、二、三等奖。学校三次获得区航模比赛团体一等奖,连续两次获得区“假日杯”实验操作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连续两年获得区七巧板竞赛团体一等奖,获得区羽毛球比赛第四名,连续几年获得区小学生足球、篮球、田径、“三跳”比赛前八名。

活 水

打造“以生为本、轻负高质”的课堂

    为了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临平三小秉承“做成本减法、做质量加法”的理念,构建全面科学教育质量观。“做成本减法”即减作业负担、减心理压力、减超标课节、减课后负担。为学生减去无效作业、机械作业,让他们在周末试着做一做有层次的“塔式作业”,即一张卷子或练习单上的题目由基础到拓展,呈螺旋式上升,在原来教学的基础上提升,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做质量加法”是指加师资强度、加课程厚度、加课堂效度、加方式活度、加教研深度,学校积极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开展“燃课堂”、PK式“炼”课等,用足40分钟课堂时间,高效高质地向学生输出知识。

    值得一提的是,临平三小以双线推进集备项目的进行,主要从行政和学术两个层面进行,遵从“五定四要”的集备要求,开启了具有学校特色的集备模式——PK式“炼”课的集备模式。PK式“炼”课的集备模式以教师为载体,以促进教师快、慢成长为落脚点。通过“研”“磨”“评”“品”四大板块及自备、首轮PK、论备、晋级PK、品备、区级展示六步操作一体化的模式开展集体备课。

    在开发美术、书画、音乐、体育、科技、劳动等一系列“X课程”的基础上,临平三小通过单元视域下基于学情课标的重点课集备活动的开展,推进“四品”集备过程。一是品味课堂,细细品味每堂研讨课、公开课、展示课中的优点、亮点、问题甚至尴尬的瞬间,把这些好的、不好的都摘记下来,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宝贵的财富。二是品味细节,学会抓住细节、抓住本质。三是品味内涵,形成思路。四是品味文章,经过锤炼、打磨,让每一名教师都能立足课堂,投身科研,有所收获。

    “每个人都有一股向上的力量,用这股向上的力量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做好某件事情,产生的成就感一定是幸福的。”校长季晓花用这样一句话描绘临平三小的办学目标与方向,正如她所说,临平三小所做的所有工作,目的是让学生和教师都体会到快乐与幸福。近年来,临平三小脚踏实地,始终怀揣教育的初心,凝聚团队力量,高水平践行“教育永远在路上”的理念。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连续四学年位居区前列水平,先后获得浙江省标准化学校、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杭州市文明校园、杭州市绿色学校、杭州市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赢得了业内的认可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以更高的追求和使命担当在教育发展中坚毅前行。(季晓花)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