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回归校园 解家长急难愁盼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8-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评论员

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学校是课后服务的主渠道。九部门联手拾柴,让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这把火烧得愈加迅猛而热烈。

前有各地各校花样试水暑期托管,后有“双减”新政重拳整顿校外培训,实现家长们从身心俱疲到身心皆安的转变,浙江只用了一个暑假的时间。作为在全国率先开展课后托管服务的省份,浙江持续加码、升级服务,赶在新学期开学前,给学生和家长送上了暖心“大礼包”。

扩容升级之后,学校课后服务的对象从小学向初中延伸,时段从放学后拓展至暑假,内容也增加了免费线上学习和配套就餐服务等,基本涵盖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现实需要和拓展诉求。而之所以要拓宽课后服务的范围,实现小学和初中学校全覆盖、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学生全覆盖,是因为义务教育承担着为学生成长成才打基础的重任,是国民教育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

然而近年来,出于“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教育焦虑、无法提前下班接送孩子的现实无奈、别人家孩子都在上补习班的内卷思维等各种原因,不少家长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给孩子报名各种学科类校外补习班、培训班,极大地增加了孩子的学习负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这种不从学生学情实际出发、盲目补习、机械填鸭的行为,不仅极易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违背了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破坏了义务教育的良好生态,也带来了新的教育不公平问题。

教育回归学校,让学习回归校园,把时间还给孩子!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浙江各级政府多年来坚持以民生工程的规格推进课后服务,学校也自加压力主动占领教育阵地,推出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菜单,在缓解家长接送孩子的现实困难之余,也切实减轻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还开创了助力学生发展的多元平台,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服务能力。

学习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种慢的艺术,只有发挥学校教书育人的主体功能,才能统筹好课堂内外的学习内容,才能实现好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才能守护好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升级版”课后服务更要进一步发挥好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将课后服务作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作为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作为推进教育优质均衡的创新应对。

要织就区域教育“一张网”,抓好课后服务环境升级,实现安心托、放心学。各市、县(市、区)要统筹盘整区域优质教育力量和丰富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出台课后服务总体方案及相关配套政策,做到“一县一案”“一校一策”,为课后服务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此同时,鼓励城乡教共体及城镇学校的优秀教师到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工作并参加课后服务,让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内更全面地流动起来;鼓励探索建立完善财政补贴与服务性收费相结合的课后服务成本分担机制,优先保障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特殊群体的课后服务,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公平发展。

要秉持课堂内外“一盘棋”,抓好课后服务内容升级,力求轻松学、多元学。教师要正确处理好课内与课后的关系,确保课内“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确保课后服务能真正发挥其对课堂学习的消化、补充和拓展功能,不仅要为学生提供看护、指导完成作业、个别辅导与答疑等基本服务,还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要引导学生在校内完成或基本完成书面作业,让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而不是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借课后服务之名变相地集体上课、讲授新课;要用好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线上免费学习资源,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自我提升的通道。

要凝聚社会各界“一条心”,抓好课后服务渠道升级,打造多路径、多平台。尽管强调课后服务要坚守课堂主阵地、学校主渠道,但课后服务也不能单靠学校一家之力,各地各校可以有选择地吸纳退休教师、志愿者、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等参与课后服务,有条件地选取图书馆、博物馆、少年宫等校外青少年活动场所承载课后服务,有限度地引进“白名单”范围内的非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充实课后服务,以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拓展课后服务形式,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