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特需”儿童的光亮 普特融合教育,她坚持了15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8-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朱 丹

“拉拉喜欢看电风扇转动,只要一盯上,就会看很久很久……”走进办公室,叶小红指着身旁的电风扇对记者说,有自闭症倾向的孩子往往会在一段时间内重复刻板行为,“有一回,拉拉早上入园后把每个教室的电风扇都观察了一遍,才走回自己所在的班级”。

叶小红是浙江师范大学幼儿教育集团第一幼儿园园长,她口中的“拉拉”在去年6月被诊断为有自闭症倾向。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神经性发展障碍,以人际交往障碍、兴趣局限和行为刻板等为主要特征。“拉拉入园没多久,老师们发现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弱,叫他不搭理,行为也有些与众不同。”觉察到一些情况后,叶小红跟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咨询专业医生。

“自闭症儿童总是被大家描述为‘星星的孩子’,但实际上他们的境遇远没有星星般浪漫,孩子患上自闭症给家庭带来的困难更是难以想象。家里有一个自闭症孩子,养育就会变得十分艰辛,因为付出很多,回报寥寥。”过去15年,叶小红一直关注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她遇到过脑瘫患儿及有自闭症倾向、语言发展迟滞、社会交往退缩等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并无条件接纳他们入园就读。

“长期以来,‘特需’儿童是否应该进入普通学校就读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者提出融合教育理念,认为‘特需’儿童有权在普通教室里接受高质量的、适合自己的教育。1987年,国家也在发布的文件中提出了‘随班就读’的概念。”叶小红回忆,2005年,她有机会前往德国不来梅州参加融合教育培训,在当地幼儿园驻园学习,由此开启了对普特融合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叶小红发现,德国的幼儿园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平等对待每一个儿童,包括在某一(些)方面存在障碍的“特需”儿童。这次经历令她意识到,“特需”儿童融入社会的最佳方式,就是让他们在真实的社会环境里和同龄人共同成长。培训结束后,她开始跟踪研究身边的“特需”儿童,希望能够给予这些孩子力所能及的帮助。

2006年,恰逢浙师大幼教集团开办彩虹城分园,担任分园园长的叶小红提出了“零拒绝”的办园宗旨。“很庆幸,这个想法得到了老师们的理解与支持。”她告诉记者,浙师大幼教集团的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的浙江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幼儿园早在办园初期就孕育着“爱与尊重”的文化内涵,“多年来,‘爱与尊重’的园所文化在传承与发扬中植入教师内心。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浸润下,老师们才能够对‘特需’儿童抱以接纳的心态”。

叶小红明白,普通幼儿园不具备特殊教育的师资力量及课程资源,师幼之间、幼儿之间、家长之间的各种问题势必会多一些。早些年,她不时看到“家长抵制自闭症孩子上学”的新闻,而她自己也曾因为班里有一名智力障碍幼儿遭到过家长的投诉。当时,这名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遇到自己无法应对的状况就会抓伤身边的同伴。于是班里其他孩子的家长联名发起投诉,希望这个孩子退学。叶小红坦言,这样的状况让她沉下心来思考:究竟该怎么应对这一系列难题?

叶小红先是与家长们进行了座谈,说服他们给予“特需”儿童理解与支持,并向家长们保证:“一定会借助专业的力量来改善孩子伤人的情况,保证其他幼儿的安全。”最终,这个孩子被留了下来。经过后续干预,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变得平和,与同伴的相处也变得融洽。

“在我们的师范教育体系中,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是相互独立的,幼儿园老师未曾涉及与特教相关的培训。要真正让老师们愿意接纳这些孩子,除了要转变观念,还要教会他们怎么做。”于是,叶小红在彩虹城分园牵头组建了一支由园长、教师和高校相关领域的专业教师组成的团队,主动与“特需”儿童家长对接,并开展持续的个案干预。回到一幼之后,她的融合努力仍在持续。

对学前阶段来说,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无疑是最适合尝试普特融合的阵地。然而,“特需”儿童的特殊需求各不相同,叶小红和团队成员摸着石头过河:针对发育相对迟缓的孩子,重点关注其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如洗漱、吃饭、排便等;针对语言发展迟滞的孩子,每天给予他们表达与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不断得到练习;针对有自闭症倾向的孩子,借助绘画、音乐等,建立其与外界沟通和交流的桥梁;针对脑瘫患儿,引入同伴的力量,班级幼儿以值日生的形式,轮流陪伴并帮助孩子……

“在融合的过程中,‘特需’儿童学习如何与同伴相处、如何适应各种规则,而普通儿童能够学习怎样去尊重和包容其他人的‘特殊’之处。”叶小红说,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接纳生命的多元化都是一堂人生必修课。

近些年,随着浙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教师与师范生加入叶小红的普特融合实践团队。他们不仅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和资源,而且介入跟踪在园“特需”儿童,进行个性化指导。“眼下,已经有一名特教教师开始对拉拉进行专业干预,同时班级老师、家长配合进行辅助训练。”在叶小红看来,尽管普特融合教育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她仍然希望能够带着团队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不仅要“能帮一个是一个”,更要“让包括特殊需求幼儿在内的所有幼儿都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