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新:让科技之花在乡野绚丽绽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9-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金 澜

上发明方案指导课、指导学生做气球小车、指导科技社团学生撰写科学网络日志……开学刚到瑞安市塘下镇罗凤第三小学,科技辅导员陈立新就干劲满满,他说一定要让农村孩子好好见识科技的魅力。

51岁的陈立新,从事科技辅导、综合实践、劳动教育等相关工作已有21年。21年来,他指导学生无数,先后有500多名学生的小创新、小发明在各类科技比赛中获奖。

然而比起获奖,让陈立新更有成就感的是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麻雀为什么不去公园反而聚集在路边的大树上过夜?河水为什么是绿色的?这些随处可见的自然现象,对陈立新来说,都是绝佳的科学启蒙机会。

“我最初是教数学的,平时喜欢看科技杂志,没想到派上大用场了。”陈立新告诉记者,1998年身为班主任的他,指导学生做小发明参加科技节,后来还获了奖。正巧学校当时的科技辅导员快要退休了,陈立新就接手了工作。

从此,每周五下午拓展课,都能在学校的实验田、科学实验室,一墙之隔的玉海楼、一街之隔的利济医学堂等地看到陈立新的身影。他和学生一起种菜养花、上山下湖、爬树登坡,润物细无声地把科学的种子埋进他们的心田。

随着队伍慢慢稳定,陈立新开始带学生参加比赛,也斩获了不少奖项。在带队比赛时,细心的陈立新发现了一个问题,参赛获奖的绝大多数是城区学校的孩子,很少能见到农村孩子。于是,他萌生了去农村学校实现科技教育梦的想法。2015年,陈立新交流到了仙降街道江溪小学。

江溪小学地处灯垟村,学校三面农田环绕。看着一望无垠的农田,陈立新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何不因地制宜,以农为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呢?如果说城市是钢铁丛林,农村则是花草世界,农作物、小动物等都是最佳的科技小伙伴。于是,陈立新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校园周边动植物探秘活动,指导学生撰写科学日志与研究报告。

2015年9月14日,第一篇科学日志《库拉索芦荟》出炉了。陈立新兴冲冲地把日志发到了朋友圈,然而评论几乎一边倒。不少同行点评,这篇科学日志“百度的痕迹太明显”。“一开始看到这篇日志的时候,我也有些失落。”陈立新坦言,但一想到作者是第一次接触科学日志的农村小学四年级学生时,就感觉很珍贵,“拍摄的照片从最初的失焦到最后的清晰,这就是进步!”

陈立新铆足了劲,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芦荟的形态并记录下来,替换从网上百度来的那一部分。后来,这篇日志在瑞安市小学生网络科学观察日志评比活动中获奖。尝到甜头的农村孩子燃起了兴趣,短短两年内,该校就有12篇科学日志在瑞安市的比赛中获奖。

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摸清学校情况后,陈立新开始着重培养青年教师,引导其他学科的教师共同来参与设计课程和授课,壮大队伍。在江溪小学期间,陈立新策划组织了走出校园的综合实践活动——探访孙诒让故居,4名教师主动加入进来,却在指导学生环节上无从下手。于是,陈立新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引导学生上网查资料、如何询问当地居民、如何实地考察古建筑。就这样,在陈立新的带领下,江溪小学被评为温州市科普教育特色学校,两次被评为温州市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多名教师被评为瑞安市科技优秀辅导员,实现了他交流之初提出的“让科技之花在乡野绚丽绽放”的梦想。

2019年,陈立新回到了瑞安市实验小学,但他和江溪小学及其他乡村学校的联系没有断。陈立新名师工作室招募了一批来自全市不同学校的青年教师,大家一起研究探讨、共同开发课程。2020年,江溪小学开发的“耕读遂园”获评第八届浙江省义务教育精品课程,令陈立新欣喜不已。

新学年,年过50的陈立新再度请缨,交流到地处农村的罗凤第三小学。经过两周的相处,他与这些农村孩子结下了深厚情谊,动情地写下一段教学感想:“上课10天,一直陪着孩子们在真实的田园情境下探索自然的奥秘,诸如牛筋草为什么很难扯断,用多大的力能扯断?角盾蝽吃什么?白花蛇舌草和水线草有什么区别?……处处是充满童趣的问题,我不再纠结于是不是形式规范的PBL,只要孩子们乐于提出问题,思索解决之法,我就让他们去行动、去记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温州推出安心托幼五项服务     下一篇:一版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