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的思考超越了教材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0-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科学课上,我正在指导学生根据科学书上的“降水量等级表”来区分下雨等级,学生们正专心致志地填写着。

“老师,周正在乱写。”一个学生突然叫起来。

我轻轻地走过去,只见周正在涂涂改改,“降水量等级表”上的印刷字被涂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他狗爬一般的字。

我明明在第一堂课上就强调过:科学书是循环使用的,不能在上面乱涂乱画。这熊孩子!不过就冲他每天都要对我笑,我不忍心对他发火。

“堵”不如“疏”吧,于是我问:“在做什么呢?”

“老师,我在修改叫法。”他抬起头看看我,显得有些怯意。

我仔细一看,表格中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被改成了“小水、中水、大水、洪水……”真是自作聪明。

“为什么要这样改?”

“因为这里说的是降水量,不是雨下得大不大。而且你刚才说下雪、下冰雹也是一种降水,如果是阵雨、暴雨,但只是下了一会儿,降水量就比较小,你能说刚才下的是小雨吗?”他说得很激动。

我一下子愣住了。记得有位校长曾经说过:要学习听孩子说话。学生的话尽管条理不够清晰,但像是拨开了水藻,露出一眼小活泉。我向他竖起大拇指:“你很会思考。请你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分享分享,也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好吗?”

周正抬起头傻笑,这回眼里完全没有怯意,而是自信满满地走向讲台,声音洪亮地讲述他的“重大科学发现”。

底下学生一片哗然。

接着,周正“点兵点将”,请举手的同学依次发表见解。

“我要纠正你的观点。我们这里讲的降水量不是你说的一段时间内的雨量,而是24小时总水位升高了多少。”

“我也不同意周正的说法,因为我们测的是水位高低,而周正讲的好像是下雨的猛烈程度。”

本节课科学概念越辩越清晰,我暗自得意。

“我支持周正,我也觉得用大雨小雨来描述降水量不科学,只能描述下雨的猛烈程度。”

“我也有同感。下大雨的时间短,谁又会说这是毛毛雨呢?又或者24小时连绵不断地下毛毛雨,你会说这是特大暴雨吗?”

更多学生陷入沉思……

“编书的人都是科学家,难道会错?”

“你们这是迷信权威。”

……

“我可以发表意见吗?”我一开口,正中学生们下怀,纷纷作洗耳恭听状。

“降水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的水,在没有蒸发、渗透和流失的情况下,24小时内积聚的深度。不管这24小时内有没有下雨、下多长时间的雨,只算降水深度。而周正说的其实是降水强度,比如下雨30分钟内降了多少水,没下雨的时间段就不算在内。目前,在气象上统一用降水量来区分降水强度,所以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等。”

我停顿了一下,继续说,“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周正的名称表述,这样确实不容易把降水量和降水强度混淆。但是要所有人都认同你的命名,得有个前提——”

“像牛顿一样杰出,力学单位才用‘牛’。”“像林奈一样有贡献,才有资格给植物命名。”“像发明温度计的科学家一样……”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接茬。

我悄悄地瞥了周正一眼,他正悄悄擦去那些字,然后在作业本上工整地写下:小雨、中雨……神情是如此专注,目光中饱含着无限憧憬。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