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联式”习作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0-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杭州绿城育华小学 蓝莹莹

“三联式”习作教学是根据单元“语文要素”的要求,围绕具体习作目标,创造性地开展习作相关的体验、探索、思考、发现,提升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学活动。

一、结合教学单元,习作融入各板块

根据统编版教材的特点,将阅读要素与表达要素整合设计,融入单元教学的各板块。在精读课文中学习表达方法,尝试片段练习;在略读课文中尝试对比、赏析表达方法;在“交流平台”梳理总结表达方法,积累经验;在单元习作中运用表达方法,呈现学习成果。

1.打通“阅读与习作”板块

梳理阅读目标,理清表达目标的层次,找到阅读要素与表达要素的共通点,打通阅读与写作的脉络。

(1)细研脉络,突出要素。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表达要素是“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本单元习作“写一次活动”,要求“写清楚活动过程,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写活动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教师要求学生写出同学的动作、语言、神态,从“写活动”到“写活动场面描写”,再到“写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习作要求明显呈螺旋上升。

(2)联系课文,要素设计。联系本单元课文《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略读课文《灯光》,这四篇课文中多次使用了场面描写。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学习点面结合的写法。在尝试相关写作时,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将课文中未能具体描写的部分,利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补充完整。这样的设计既承接了前文,又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让学生学有所依、学有所成。

(3)巩固要素,迁移表达。在学习课文《开国大典》时,抓住本课中点面结合描写的片段,进行巩固和拓展练习。将在习作中可能用到的活动场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指导。

2.疏通“交流与习作”板块

在每个教学单元中,“回顾·拓展”设置了“交流平台”这个小板块,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单元内容、写作规律等进行梳理,进行自主发现和探究,并通过相互交流表达收获,深刻领会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

3.贯通“园地与习作”板块

“口语交际”“日积月累”“词句段运用”等都有与习作相关联的内容。教师要突显相关联的部分,形成教学链条,从易到难,从具体到细节,从结构到支架,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二、结合人文主题,习作教学联系内容深开发

统编版教材在每个单元都采用了“人文主题+语文要素”的结构形式,为“三联式”习作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在习作教学中,以每单元的人文主题为依据,结合单元学习相关内容进行二度开发,不断拓展习作教学的内涵与外延,让习作教学更加深入。

1.挖掘习作内容内涵

二度开发中,关注人文主题的内涵,不断丰富“三联式”习作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选取了具有浓浓中国味的文章和中国节日的古诗,一起研究中国年和中国节。在这个单元里,设计了以“鱼”为主题的学习活动,研究鱼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寓意等。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二度开发,联系本单元关于“中国年”“中国味”的民俗主题,学生写出了一篇篇关于“鱼”的好文章。

2.拓展习作内容外延

学生需要走出狭小的课堂,走进广阔的社会,融入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拓宽写作的生活外延,让习作处处透露出生活的气息。如周末随心写,学生写一篇周末随笔,发挥自己的天性,表达对生活的所思所悟。这样的周末随笔,题材丰富,选材五花八门。又如话题连接生活,教师要搜集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听一听他们的见解。

三、结合项目,习作教学尝试跨多学科

以分学科活动的形式,综合、整理各学科的项目制学习,将学习历程用时间轴的方式记录,亲历过程,用作品集见证自己的成长时光,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1.多维设计项目框架

每个学科都有各自的特色,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构建项目框架。以六年级毕业课程为例,以“献礼母校”为主题,融合所有学科,多维度设计课程,组织一系列的比赛、活动,真正让学生享受学习、享受快乐。

2.多面展示项目体验

(1)美术、信息技术类活动。鼓励学生撰写作品介绍自己的创作灵感、创作背景、创作过程等,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2)足球赛、篮球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有亲身经历才能有所感悟。学生一篇篇富有童真童趣的习作也就应运而生了。

(3)演出、展示类活动。这些活动给学生带去了更多的体会和感受,将观后感、读后感等习作形式带到演出、展示之后。

3.多元开展项目评价

项目不同、活动不同,评价方式也不同。学校多部门通力合作,多学科多内容整合,多管齐下,为学生搭建毕业展示平台,同时也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

推行“三联式”习作教学,将习作教学与教学单元、人文主题、教学项目等相结合,与单元板块、人文主题、各学科学习紧密联系,设置了有梯度的教学目标。教师安排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习作构思、鉴赏能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