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留守儿童家教难题从何发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2-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李 平

黄秋野是兰溪市马涧镇横木中心小学美术教师,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联村导师。所谓“联村导师”,就是学校教师联村包干留守儿童,利用空余时间走村入户,更好地守护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

自从2018年兰溪推出联村导师制以来,黄秋野一次次走进留守儿童的家庭,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让她最为欣慰的是,留守儿童的数量逐年在减少,“现在全校降至29人,一年级新生里已经没有留守儿童了,看到孩子们都能生活在爸爸妈妈身边,真替他们感到高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指南。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很难获得来自父母的亲自养育和亲子陪伴,在家庭教育走向法治化的同时,如何应对农村留守儿童家教缺失问题?

成为温暖孩子的那束光

几年的联村导师工作下来,让黄秋野感受最深的是:面对自己这个“临时妈妈”,每次孩子都会经历“胆怯躲闪—慢慢试探—敞开心扉”的过程,“他们太缺乏关爱了,总是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良说,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是家庭教育中最大的短板。“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父母不在身边导致的亲情缺失,隔代抚养导致的教育能力和方法的不足,同辈群体中的被边缘化及网络成瘾、交友不善等问题比较显著。”

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关注,成为家庭教育促进法的一大亮点。其中,第三十条规定:“设区的市、县、乡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当地实际采取措施,对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家庭建档立卡,提供生活帮扶、创业就业支持等关爱服务,为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创造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为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提供服务,引导其积极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状况、加强亲情关爱。”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浙江不断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先后出台政策,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比如:在《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中,提出保障随迁子女在我省接受义务教育等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为流动人口照料其未成年子女提供便利条件;而《关于调整完善户口迁移政策的通知》,则要求各地为举家迁移的农业转移人口、新生代农民工等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人员研究制定更加宽松的落户政策,为其监护照料未成年子女创造更好条件。

2016年,浙江就为农村留守儿童建了“一人一档”;针对摸底排查中发现的农村留守儿童无人监护、未落实户口、失学辍学等问题,在2017年组织开展了“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将所有农村留守儿童纳入有效监护范围。

去年,浙江安排5000万元专项经费,联动各部门推动26个加快发展县实现基础型儿童之家应建尽建,服务覆盖全体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在全省创建1000个示范型儿童之家的同时,着力完善儿童关爱保护体系。

缙云县七里小学目前有26名留守儿童,拥有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的儿童之家。该校政教主任陈伟洪介绍,为了弥补孩子们的亲情缺失,学校最大化进行资源整合,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确保他们与父母经常视频通话,并配备了“代理家长”。此外,心理教师每天都会利用中午休息时间随时倾听孩子们的心里话。

“有了联村导师们的集体呵护,孩子们的变化都很大。”黄秋野说,刚送走的一个毕业班上,留守儿童占了近一半,个个成绩进步显著,“作为老师,我们在努力成为温暖孩子的那束光”。

助力父母学会亲子沟通

“如果说来自社会上的关爱是照亮留守儿童前行路上的光亮,那么父母的爱就是不可取代的‘太阳’。网络时代,留守儿童家长虽人在外地,但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关心、关爱子女。当务之急是让他们掌握专业的育儿知识。”温州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洞头区实验中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江锦萍感慨。

目前,不少学校都会开设多种形式的“家长课堂”,进行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5年来,每一届新生入学,江锦萍都会面向留守儿童家长开设讲座,内容分为“青春期‘爱’的理解”“发问的技巧”“倾听的技巧”“社交风险”等。

然而,面向复杂的家长群体,讲座起初并未激起多大的水花。“家长们关注的仅仅是从经济层面满足孩子,尽己所能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但忽视了孩子精神世界成长的重要性。”江锦萍说,“很多家长主动学习的意愿不强,他们的一些固有观念很难被打破。”

5轮开展下来,才渐渐有了起色。“留守儿童问题的改善,归根结底在于父母教育意识的改变。”让江锦萍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位母亲一直在外打工,直到孩子中考前夕才回到孩子身边,但原本正常的孩子却因此开始厌学、手机成瘾,让这位母亲非常崩溃。她在听了江锦萍的几次课后,深受触动,又带动孩子的父亲一起参与学习,彻底转变了育儿观念,与孩子建立起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后来孩子不但接纳了她,还顺利地上了高中并考上了大学。“父母如不能在生命的最初几年与孩子建立起亲密的联结,以后补救,就要花费更多的精力。”

在兰溪,联村导师制的开展营造出了浓郁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也让家长们开始反思自我并加强学习。今年上半年,横木中心小学校长王淑琴趁热打铁,开出“校长有约”,时间固定在每周五,引得家长们纷纷前来请教。经过半年的“释疑解惑”,这些家庭的亲子关系融洽了不少。

“家庭教育有着学校和社会教育无法替代的特点,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马良说,“留守儿童没有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往往是各类问题频发的根源,还会给社会公共管理带来种种隐患。”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叶敬忠表示,“从长远来看,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解决还有赖于乡村的全面振兴。值得欣慰的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我国大力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重塑乡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力。随着财政投入和扶持政策向农村地区倾斜,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正在蓬勃发展,更多的农村孩子在父母身边健康成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