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教师拓展课体验: “摸着石头过河”带来挑战与成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2-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朱诗琪 实习记者 谭晓洋 邓昊冉

动员全校135名教师,杭州天地实验小学开设了超过100门拓展课程供学生选择;“人人有课程”,义乌市江湾小学每名教师都开发了拓展课程……“双减”政策下,为保障并提升课后托管服务质量,浙江省各中小学校积极开设“X”拓展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品类丰富的拓展课程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但对学校和开课教师来说,一下子要开出几十甚至上百门拓展课程,同时还要保证课堂质量,是一大挑战。最近,记者陆续采访了省内一些中小学教师,大多数教师表示,开设拓展课程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脱离学科教学任务的束缚后,课后服务的拓展课程是对教师知识边界的挑战与突破,也是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新实践。

突破知识边界,从零开始学技能

双色平结、桃花结、凤尾结、吉祥结、情人结……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中心小学教师詹可丽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了她和学生们的结绳编织作品,谁能想到,3个月前她才刚刚开始接触这些五彩斑斓的绳子。莲花镇中心小学鼓励教师依据自身特长开设拓展课程,如果教师没有适合开课的特长,学校则建议其开设手工课。詹可丽坦言,自己是教英语学科的,接到开设拓展课程的任务时,并没有对编织抱有独特的兴趣,“我的性格像男孩子,以前没有接触过编织,是从零开始学的”。

和詹可丽一样从零开始修炼拓展课技能的还有她的同事黄晶晶。黄晶晶本想开设十字绣课程,到市场上选购材料时才发现十字绣已不再流行。为了找到拓展课主题,她整个周末都在小商品市场找寻灵感,直到一位老板向她推荐丝绒花。现场学艺一个多小时后,黄晶晶回到家又花了两个下午才成功做出第一朵丝绒花,其间还不断在网上向老板咨询做法。

作为主课教师,开设一门手工课对詹可丽和黄晶晶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詹可丽说,编织课锻炼了她的耐心,更重要的是让她和学生的相处模式发生了变化,让她更了解学生了。黄晶晶告诉记者,在丝绒花制作课上自己不再是严厉的主课教师,而是学生们的“大姐姐”。学生们会主动与她分享心事,平时吵吵闹闹的男生也会专注认真地参与团队合作。“教学生亲手做一朵花送给妈妈,他们会觉得很有意义,也很有成就感。”詹可丽与黄晶晶都发现,手工拓展课让学生们获得了更多细腻的情感体验。

学校的“老前辈”叶炜明,当过语文教师,也教过种植课。接下“我是小中医”拓展课程时,他的内心是十分忐忑的——虽然对中医药文化有一定兴趣,但对相关知识并没有多少了解。为了开课,他从暑假就开始考察当地的中草药种植基地,拜访有资历的中医,不断走访家附近的老人,向他们请教中草药知识。种种接触让叶炜明逐渐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和传承中医药文化的责任。开课后,他常常带着学生在学校的本草园里种植和观察草药。“学生有时会问一些我也不熟悉的草药知识,我就很诚实地表示要回家翻书,让他们也回家查一查。他们督促着我不断学习,突破自己的知识边界。”叶炜明说。

没有“套路”可循,换个方式教学科

在义乌市江湾小学,语文教师暨“趣学小古文”课程教师潘小庆告诉记者,开设“趣学小古文”拓展课程是希望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没有了学科教学任务和指定课本,以兴趣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拓展课程让教师有了更大的自主发挥空间,但抽象的教学目标和没有“套路”可循的课堂也让他们犯难。

从确定以小古文作为拓展课内容,到思考和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潘小庆一直不太自信:“趣学趣学,怎样是趣学?我不确定文言文到底能不能这样操作。”怎样让小学生眼中略显枯燥的文言文变得有趣和生动,成为潘小庆设计课程时的最大难题。为此,她编排了许多活动环节,如“百家讲坛”“小古文剧场”“小古文新唱”“名家天下”等,让学生自己唱一唱、演一演、读一读、说一说,通过演绎、模仿、创编等方式走进文言文的世界。通过真实的课堂反馈不断调整教学设计,渐渐地,最初选择小古文时的纠结已经转变为改进课堂的动力,“我之后想尝试给低年级学生上小古文课,教一些更简单的文言文”。

拓展课程还可以成为多学科合作的试验田,江湾小学备受欢迎的种植课便是其中的代表。从为每个班级分配种植土地到种植作物,包括带学生们撰写观察日记与报告,以及最后兜售农作物产品,负责课程的副校长洪岳说,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的知识与方法都在种植课上有所体现。洪岳教的是语文学科,负责种植课后,他时常会去向其他学科的教师请教。同时,种植课的开课经历也促使他反思语文教学上的不足之处:“目前语文教学缺少对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写作不仅仅是描写细节,例如科学报告的写作,就需要对观察对象前后的变化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

挖掘地校特色,传统文化进课堂

打开蒸笼,悠悠清香从方形的米粉糕中溢出,切开糕体,乳白的截面上荡漾着青绿色的花纹……湖州市织里镇轧村小学教师费凤飞告诉记者,这款花糕有专属的名字,叫作“绿水青山”:“这其实是一名学生‘失误’的作品。在捏传统马兰头花糕的花型时,他多捏了一次。但花糕制作也是一种艺术活动,在课上我会鼓励学生加入自己的想法创新制作,还会和他们一起为新创作的花糕起名。”花糕是织里当地的传统美食,也是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员,费凤飞负责的拓展课程正是教学生制作花糕。

虽为湖州本地人,但在开设花糕制作课之前费凤飞对此并不熟悉,是学校老教师王永明带她逐渐感受到传统花糕的魅力。在学习并教给学生揉、嵌、卷、压等传统花糕制作技法的同时,费凤飞还和学生一起用火龙果汁、艾草、苋菜等食材开发新的花糕口味与花型。“我希望通过制作花糕,让学生走进织里传统文化,将花糕文化传承下去。”费凤飞说。

挖掘地方和学校特色文化资源开设拓展课程的不只费凤飞,湖州市凤凰小学音乐教师邢丽芬对湖剧情有独钟。每周一下午,她都会带着湖剧班的学生打磨唱腔和身段。尽管请到了湖州市戏剧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戴育莲作为外援坐镇教学,但日常教学任务依旧由邢丽芬负责。虽然本就是音乐教师,且有4年民族舞和古典舞的学习基础,让邢丽芬有一定的唱跳功底,但每次课前,她仍会反复观看经典戏曲视频、琢磨戏谱、细磨唱腔。即便如此,邢丽芬还是觉得自己的声音条件唱戏曲并不突出,会担心自己没有给学生展示出足够好的唱腔效果。她告诉记者:“我其实在和学生们一起成长、一起了解湖剧,教他们的过程中我自己也在加紧学习和提高。”而在绍兴,西藏民族中学则将藏族传统的锅庄舞融入了拓展课程中。周六夜晚的操场上,踩着锅庄音乐的鼓点,学生们时而沿圈旋转,时而甩手踏步。学校的藏文教师与锅庄舞教师阿旺塔金说:“学校大多数学生是藏族的,已经有一定的锅庄舞底子,学习锅庄舞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一种思乡之情的寄托和家乡风俗的延续。而且锅庄舞具有社交性,能让他们更快地适应新环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