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 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5-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课程思政建设要求高校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加大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力度。目前,数字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学科教育中,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拓展了学习渠道,提高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便捷性。如何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就此展开了一系列教育探索,为高校英语学科教学建设、课程思政建设、混合教学模式的推广及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转变教学观念,促进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及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这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契合时代发展需要和学科建设需要。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学习内容的设计者、学习材料的开发者、学习形式的探索者。同时,教师要在课程授课过程中积极渗透思政元素,促进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在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师不仅积极探索如何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资源挖掘、教学设计、课堂面授和课外实践,还认真思考如何将思政元素科学融入背景知识介绍、课文内容讲解、作业布置安排及考试试题设计中。

    创新教学模式,搭建教学平台

    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创新教学模式,力图打造具有品牌特色的混合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思政“金课”。作为山东省第二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大学英语AII”推出了独具特色的“U—通—讯”(U校园+学习通+QQ即时通讯)全方位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通过“U校园”平台为学生布置课前课后的视、听、说线上课程思政学习任务并进行学情监督;借助“学习通”平台自建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制订学习计划,发布课程思政学习任务,并进行课堂互动;使用“QQ即时通讯”发布课程公告、进行答疑等。该教育模式打破时空限制,有效拓展了课程思政信息化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同时,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师还积极探索通过雨课堂、智慧树、iWrite英语写作教学与评阅系统、iTEST智能测评云平台、智多分云阅卷平台等教学工具搭建智慧教育平台,满足线上线下各个环节的课程思政教学需要。

    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思政设计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升课程内容的丰富性、知识性和教育性。教师要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活动,积极思考如何将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入英语教育中。“大学英语AII”课程团队坚持“二次优选”(优选国家规划教材、优选教材中课程思政特色鲜明的教学主题)和“二元重构”(分模块重构教学内容、分层次重构模块内容),通过深挖教材内容,将思政教育与英语教学有机融合。以第一单元拓展学习材料为例,课程团队基于教材内容,以“中国工匠精神”为主线进行设计,补充了四个方面的思政内容:一是介绍经典古籍《天工开物》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对国内外的影响,插入相关图片和播放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望;二是追溯“工匠”(craftsman)一词的历史沿革,梳理古今工匠所呈现的不同特质,播放视频短片,通过竹编、木艺、瓷器、漆具等传统工艺展现当代中国工匠的精湛技艺和文化传承;三是解读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本质,播放相关视频,使学生深刻感悟中国当代“大国工匠”的震撼发声;四是倡议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踔厉奋发、锐意进取,积极弘扬工匠精神,努力争做“大国工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付诸教学实践,加强教研结合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带动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改变,这些教学改革是否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是否能提高教学质量都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积极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成效,通过组织讲课比赛、观摩课展示、新教师听说课监督考评、课程设计比赛、优秀案例征集等教学活动以及专家讲座、专项调研、集中研讨、学术交流、专题师资培训、学生座谈会等教研活动,考查教师对网络技术的运用和适应能力,考查教师对线上线下教学手段的衔接能力,重点考查教师在大学英语授课过程中融入思政内容的深度、广度和效度,广泛发动大学英语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聚焦混合式教学建设、聚焦课程思政建设,以研促教、教研相长。此外,人文与外国语学院还鼓励大学英语教师在思政词汇积累、思政作业设计、思政活动组织、思政实践开展、思政教材研发等方面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孙晓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