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0-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随着旅行消费的多元化,电竞酒店、民宿等住宿类新业态成为年轻一族休闲度假的“网红打卡地”。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电竞酒店、民宿存在的管理“盲区”,极易导致单独入住的未成年人误入歧途或受到侵害。如何有效提升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保障日益增多的“少年游”值得关注。

    作为未来成长与发展的主体,未成年人是避免和降低自身伤害主要责任人。培养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仅需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发未成年人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将“外推”与“内生”有机融合,构筑起立体化的安全教育赋能体系。

    增强自我教育,激发未成年人主体性。社会不是“无菌室”,存在着许多风险和危害。未成年人要想规避侵害,首先要明确自己是自我保护的第一责任人。这就需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开展自我教育,主动学习和内化自我保护的相关知识,熟悉自我保护的方法和途径,参与相关实践活动,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有效提高自身识别、抵制诱惑和不良侵害的能力。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未成年人还要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优化家庭教育,筑牢安全教育第一道屏障。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第一监护人,需要为孩子健康成长建立一个“安全港湾”。父母或监护人可以充分利用日常生活的具体场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父母或监护人要发挥家庭中亲情的情感纽带,重点关注未成年人心理防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父母或监护人要以身作则,系统学习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方法,给未成年人树立自我保护的正确榜样,使家庭教育更加科学有效。

    夯实学校主阵地,推动安全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是未成年人成长的主要场所,承担着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责任。要依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开设科学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提供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系统化知识和应对方法。要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的职责,立足于学校教育实际,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参观法院等寓教于乐的形式,丰富普法课程实施样态,有效提升课程效果,深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司法保障。要将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纳入到常规教学之中,打破活动日和宣传日实施安全教育的局限性,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常态化应用。

    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提供安全教育支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的创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撑。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相互支撑,有利于共同构筑培育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共同体”。

    (作者系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