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如何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0-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指高校中发生的除师生海外流动之外的所有与国际事务相关的教育活动。“在地国际化”不是另外一个学习项目,而是整合性和系统性的国际教育实践。

    “在地国际化”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与国际人员互动,包括与国外学者和留学生的交流。二是国际化课程教学,包括阅读外文文献、修习全英文课程等。三是利用国际化学术环境,包括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跨境合作项目等。

    从培养高校学生全球胜任力的角度来看,“在地国际化”的作用不可能取代也无法超越跨境国际化,跨境流动依然是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然而,“在地国际化”具有受众覆盖面广、执行成本低、对外依存度低等优势,在新形势下足以成为高等教育跨境国际化的有益补充。

    自1998年“在地国际化”概念问世以来,国外不断有学者与机构将此理念付诸实践。欧洲国际教育协会成立了100多人的特别兴趣小组,举办年度研讨会,宣传推广并提供培训咨询。荷兰国际教育组织为开发国际化课程、实施“在地国际化”提供了策略指南。瑞典马尔默大学从课程、教师、学生入手,制定“在地国际化”的战略计划与具体行动。美国自2003年起发布《国际化校园:大学的成功范例》年度报告,设立奖项推广校园国际化的典型案例与路径创新。2013年,欧盟出台的《世界图景中的欧洲高等教育》报告将“在地国际化”正式纳入官方文件。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特别是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尖端科技领域跨境学习机会受限,对我国自主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提出了新挑战,推进“在地国际化”迫在眉睫。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仅3%的2023届硕士生在读期间有跨境学术经历,2022届为2%,相较2020届的21%和2021届的16%呈断崖式下跌趋势。

    与此同时,跨境国际化也给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严峻挑战,其中既包括跨境的经济成本,也包括人才外流导致的人力成本,同时对跨境的倚重还会带来心理依赖成本。为此,推进新时代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在地国际化”的理论研究逐渐起步,个别高水平大学有实践土壤和研究数据,但教育决策和实践部门尚无政策制度、传播渠道、交流平台或行动计划。在这种大背景下,已有资源难以被察觉利用、新的资源难以被开发挖掘,“在地国际化”资源暂时无法导向国际化人才培养。

    实际上,我国高水平大学已经具备“在地国际化”的资源与开发潜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领域特别是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积累了丰富的“在地国际化”资源,包括师生语言基础、文献资料、师资力量、留学生及学术交流合作等。

    当前,如何更好地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在地国际化”?

    一是要拓宽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的认识。过去对教育国际化的认知大多停留在跨境交流层面,提升师生国际化素养的主要手段是“走出去”。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树立“在地国际化”培养理念,正确认识“在地国际化”的价值,需要调整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工作重点,将这一理念融入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

    二是要搭建“在地国际化”的宣传交流平台。“在地国际化”并不是少数高水平大学的专利,目标受益群体应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全体师生。有关部门可以依托专业学术机构,设立宣传交流平台,聚拢高教研究和管理力量,加强理念传播和实践指导,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实践指南,设立奖项、汇编范例,鼓励各类高校推进“在地国际化”,逐步与跨境国际化形成互补。

    三是要推进课程国际化。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核心,课程国际化是“在地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在地国际化”的核心举措。课程国际化包括教学语言、资料、方法的国际化,也包括课程理念的国际化。可以将跨文化和全球维度融入课程内容及学习成果,将课程置于全球发展背景下,把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纳入课程学习目标,在课程设计中融入国际化内容元素。

    四是要鼓励“虚拟流动”。诸多“在地国际化”资源中,与国际学生、学者的学术交流是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较为有效的方式。近年来,信息通信技术将来自不同文化和国家的学生、学者联结在虚拟环境中一起工作学习已渐成趋势。“虚拟流动”不仅是疫情防控下的短期方案,也可以成为高校落实“在地国际化”的长期策略。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