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改造 美育细无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0-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22年,浙江省磐安县接受了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的省级现场评估,评委对我们的中小学校园环境文化给予较好评价:每所学校的文化都有看点和亮点。

    近几年,我们借鉴城市风貌提升的有效做法,倡导学校环境文化“微改造、精提升、美教育”。微改造,就是因陋就简,着眼小空间、花小钱、用短平快的手法构建小景观,让校园空间更直观地表达学校的教育立场;精提升,就是挖掘人文资源,利用环境资源,点上美化、点上出彩,达到画龙点睛、精致精细、养眼养心的效果;美教育,就是让自然清新的环境在使人赏心悦目的同时,发挥润物无声、以美育人的功能。

    我们在这一行动中始终贯穿了四种意识——

    有设计意识,处理好“一域”与“全域”的关系。校园空间的微改造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既有主观个性的发挥,也有客观确定性的制约,不可零打碎敲,随意而为。作为校园文化的设计师、环境改造的操盘手,校长及管理团队要以师生学习、生活品质的持续提高为目标,进行精心策划、系统设计。一是小场景要有机融入文化的大主题,只有各场景的小主题聚焦于校园文化的大主题,才能形成“形散神不散”的整体效果;二是小场景要有机嵌入环境的大背景,学校现有的建筑格局和周边环境就是大背景,可运用借景、腾笼换鸟等手法,在整体考量下开展微改造,避免违和感;三是小场景要有机纳入整体的大格调,风格力求和谐一致,各要素和结构之间调适得当。

    有深耕意识,打造学生友好型场景。以学生为中心,选取合适的位置、区域,如一堵墙壁、一条走廊、一处角落、一段围墙等进行微改造。通过有创意的微改造、深加工,在一些不经意的地方做出锦绣文章,甚至可能把卫生死角变成新景观,带给学生美的体验、美的教育。如我县冷水镇中心校有片小树林一直没有打理,去年学校给每棵树挂上“身份证”,搭建了一个供师生阅读、休憩的平台。

    有主体意识,凸显师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科教师特别是美术教师、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优势,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以审美的视角、孩子的立场进行设计布局。校内合理设置荣誉栏、展示栏、校友墙,开辟樱花角、荷花池、果园、劳动基地等;结合课本中的科技、人文素材打造学习角,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意义、人文价值的场景;广建读书角,把学校变成开放的图书馆;上墙布置的内容也应突出师生的先进事迹、优秀作品等,让师生有成就感、幸福感,让家长抬头就能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孩子的老师。

    有精品意识,彰显绿色、传统、朴素的特点。首先,绿色是校园的颜色。将大自然请进学校,把学校接入大自然。如双溪小学大门口有一棵代表校园记忆的大樟树,学校就在绿荫下构建童话城堡,让大树陪伴孩子读书、游戏。其次,传统是校园的底色。如大盘小学毗邻婺州南孔胜地榉溪孔氏家庙。校园环境布置聚焦乡土儒学。再其次,朴素是校园的本色。抱朴守拙微改造,不求高大上但求接地气,让学校环境更有颜值,内涵更丰富,表情更生动,性格更有张力。

    以微促精,以精塑微。通过匠心独运的小创造、因地制宜的小布局、典雅大气的小陈设,真正实现环境育人、以美育人。

    (作者系浙江省磐安县教育局副局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