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半个世纪的红色“淘宝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9-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松阳县民族中学 杨红卫 余巧萍

在浙西南松阳县教育界,年近九旬的退休教师杨金宝是个“宝”。

一身青里泛白的中山装,一个军绿色的挎包,脚下一双自己编织的草鞋。杨金宝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里,跑了上万里路程,收集中国共产党早期在松阳开展革命斗争的故事,向近6万名学生宣讲革命历史,播撒红色种子。

1956年,26岁的杨金宝被安排到松阳县枫坪乡斗潭小学任教。山区小学没有教师用房,村干部安排他到卢子敬烈士家住宿。那个年代晚上没有多少娱乐活动,一家人只能聚集在幽暗的火篾灯下聊天。他经常听烈士子女说起父亲从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回家,带领青帮兄弟打土豪分田地,迎接刘英、粟裕挺进师的故事。深受感动之余,他就想:“这些有血有肉的真材料,如果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山沟中,太可惜了。如果能把他们的事迹记下来,教育下一代,那该多好啊。”

从此,他开始了边收集,边向学生宣讲的历程。

为了收集更多当年红军战斗和生活的资料,到了周末和寒暑假,他就穿着他的草鞋,挎着挎包,带上红薯和开水,走遍附近各个乡村,深入安民乡、垵口乡等红军根据地,甚至还遍访松阳、遂昌、龙泉三个县市还健在的老红军、老游击队员。有一次,为了访问一位叫何金根的原游击队长,他连续一个月,每天放学后从斗潭走山路到五里远的黄埠坞村,然后又打着火篾,摸黑走回去。这位老游击队长身体不好,又有点耳聋,杨金宝就帮助他整理家务,耐心地等他回答,反复询问,终于收集到了粟裕将军早期的斗争活动,也从他那里联系上了另外一位游击队长。

为了收集更多资料,杨金宝自费多次前往上海、南京、杭州,走访了40多位挺进师的老首长,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1962年,他在南京走访时,巧遇粟裕将军,将军勉励他写好、讲好党和红军的故事,使他受到极大鼓舞。在收集《红旗插上安岱后》这本书的资料时,他每周末都要翻越两座大山,从斗潭来到安岱后,来回走20多公里杂草丛生、野猪成群的山路。那一年,草鞋走破了40多双。

脚下的草鞋一直伴随着他走到上世纪80年代末。无论是收集资料还是去宣讲,他都是穿着草鞋。随着资料收集得越来越丰富,他讲的故事也越来越动听,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从斗潭村讲到枫坪乡,到整个玉岩片区,群山里的每所村小,再到县城;听众从学生到村民,再到机关事业单位干部……1990年,他在交塘中心小学校长任上退休。

交塘乡是松阳最偏僻的乡。有一回,他到一所小学宣讲,出发的时候是朗朗晴天,傍晚回来时下起了暴雨。山上的泥水“哗哗”冲下,路也看不见了。他凭着记忆,慢慢在浑水中摸索,回到学校天都黑了。看见教师们端着饭盒在等他,他打趣地说:“没事,感谢草鞋,踩到地上稳,不打滑。”

丽水市关工委成立后,杨金宝被聘为松阳县关工委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成员,他有更多的时间接受松阳县各个学校和单位的邀请。“写革命历史、讲革命故事”成了他生活的主要内容。

松阳县实验小学的董老师还记得,有一年夏天,杨金宝来学校讲革命故事,1300多名学生挤在旧会堂里,随着故事越来越精彩,整个会场变得鸦雀无声,原本安排一节课的讲故事,最后讲了一个多小时。结束时,许多师生都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最早听他讲故事的学生,许多走上了领导岗位。有一年教师节,古市镇的镇长刘奕新派车来接他,让他像当年给他讲故事一样,给这个镇的教师和干部讲讲党领导红军在松阳闹革命的故事。“我真激动啊,红军精神、党的奋斗精神终于在学生心中扎下了根。”杨金宝说。

每逢清明、建党、建军、国庆等重大节日,杨金宝是最忙也是最幸福的。到目前为止,有据可查的资料统计,他为全县中小学校开设过147次讲座,近6万名学生听过他讲的故事。3万字的《红旗插上安岱后》《难忘的人》和近10万字的《战斗的一生》等革命故事集先后出版,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乡土教材。丽水市关工委向杨金宝颁发了“丽水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贡献奖”,如今,耄耋之年的杨金宝仍然奔波在红色育人的道路上。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