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花季解语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1-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没有健康的心理,就难以传递健康的情绪。基于这个认知,作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多年来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认知、素养与能力提升,以“幸福健康”为理念与目标,努力打造幸福校园,让每位教师能够认知幸福、感知幸福、创造幸福。

    提供保障,打造专业高效的心育团队

    心育教师,是学生的“花季解语人”。经过长期的实践与研究,学校打造了一支专业、高效的心育团队。该团队的每位教师都经过严格培训和认证,不仅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理论知识,而且拥有实际操作经验,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教育方案。近年来,学校对心育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一系列设计:

    青蓝结对,以老带新。每一位新加入心育团队的教师,都会配备一位心育能力突出的师傅。在师傅引领下,徒弟们会从最基本的案例记录开始做起,不断提升能力,直到可以独立完成心理个辅工作。

    对外交流,接触新知。学校利用校外资源,与心理学专家学者建立和谐的学术交流关系,为心育教师发展创设良好的学术氛围。除了“请进来”,学校还将心育骨干教师们“送出去”,定期到高等院校进修、参加省市区等各类培训班或参加网络远程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提升理论知识水平,接受专业督导,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学校还鼓励心育教师参与各级各类心理基本功大赛、赛课、心理剧比赛等活动,以同行间的学习与交流促进他们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

    团队协作,共同成长。团队协作是提升教师能力素养的有效方式之一。一方面,心育教师团队和学科类备课组一样,每周会定期开展心理课教研讨论。籍此教师们交流分享自己的心理备课思路,总结出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活动,寻求良好的课堂评价与生成方式,掌握更多的心理教育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学校每周三上午开展“德育沙龙”。教师们将日常工作中急于解决的、感到困惑的问题,经过整理、归纳,提炼出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的研究主题开展交流研讨,并通过分享案例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心理状态,找出共性的心理需求与问题,商讨出最佳辅导方案。

    全员导师,精准辅助。心育不能只依靠校内专业团队的单打独斗,学校建立了全员心理导师制度,目标是建立“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来关爱”的体系,倡导“人人都是心育工作者”的育人理念,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对导师提供充分的培训和支持,以确保每个导师都具备将心育融入课程的能力和意识。学校以此把心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大思政”等方式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建设。

    行之有效,以实践磨炼教师的专业技能

    在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心育教师是在不断实践中磨炼专业技能的。

    首先,根据心理健康中心的管理要求,心育教师对每一名咨询的学生实施跟踪访问。心育教师会在初次接触咨询学生后,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沙盘工具,细化数据量表,并根据其具体情况,建立专属于该学生的心理档案,并约定好下一次的咨询时间。在分析档案的过程中,制定具体的心育措施,为下一次的心理咨询做好准备,直到完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在积累了一定案例并进行分析后,组织团队教师编写心理校本教材,并定期发布心理健康小报并下发至每个班级。

    其次,针对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心育团队还会开展团辅活动。如初一学生的入学心理团辅、初二学生的青春期心理团辅以及初三学生的中考心理团辅,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心育团队全员参与,一人主讲,余者旁听或进行记录和拍摄工作。在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会根据文字和影像记录,对本次活动进行复盘,力求在下次活动中精益求精。

    再其次,心育教师会在征得家长许可的情况下,跟随班主任一起进行家访或主动登门为家长提供帮助。学校还鼓励心育教师积极参与校外实践活动,如参与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的志愿服务、区级心理普查活动,开设社区心理团课,协助鼓楼区公检法系统和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工作等,极大地丰富了实践经验。

    体现多元,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心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不能以学生的分数作为评价方式。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建立起了一套较为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心育教师的评价包括了心理课程教学、个体辅导、团体辅导、心理活动组织、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多方面指标,并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学生评价、同事评价、专家评价等,力求做到全面、客观、公正。

    为了提升心育工作积极性,学校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激励机制,确保他们得到应有的回报和认可。学校为心育团队制定了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案。更重要的是,学校能积极地为心育团队成员提供个人能力提升的培训机会,加大在小岗晋升、职称评定、荣誉推荐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比如,在小岗晋升中,积极开展心育活动是重要的加分项;校园年度十大“感动人物”中,心育团队连续多人入选。能力提升加上精神鼓励,激励着心育团队不断奋进,努力前行。

    给予助力,加大心育教科研力度

    一位优秀的心育教师需要有相当的教科研能力,能够通过研究去熟知理论,提升实践能力,开创新的工作局面。自“十二五”规划以来,学校以教科室为牵头部门,正式将心理学科的教科研工作纳入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中。

    学校首先为心育教师配备了丰富的心理书籍期刊,鼓励教师定期阅读最新期刊论文,了解当前心理学研究成果,并选取合适的内容运用到心育中。在阅读的基础上,学校鼓励心育教师积极撰写论文与案例,写出自己在心理教学和心理辅导中的所思所感,积极参加各项论文、案例评比活动。学校也会为心育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比如邀请专业学者对教师的论文进行指导,帮助提高教师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在课题研究方面,学校要求心育团队积极申报心育方面的个人或集体课题。同时,也鼓励心育教师加入学校的集体课题中,如德育类课题、管理类课题、学科类课题等。

    这些做法,加大了心育教科研力度。而新兴研究成果最终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教育策略,推动了学校心育水平的不断进步。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