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修课程开发要有“主心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3-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高中选修课程开发要有“主心骨”

□胡加良

近年来,普通高中深化课程改革,推进了学校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在深化课改的过程中,各地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减少必修学分,大幅提高选修学分。笔者深入部分高中督导评估,从中发现,很多学校在自主选修课程开发中仅仅满足于15人一门的数量上的完成,或满足于达到四类课程的比例,甚少关心课程开发的质量。同时,选修课程群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清、课程文化内涵不强也是普遍现象。虽然有的学校高度重视校本选修课程的顶层设计及开发,但还是缺乏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整体性的精心规划和论证,所开发的选修课程呈现碎片化倾向,尚未形成适合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课程群落,精品课程的数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也有的学校开发的课程层级较低,与初中、小学阶段开发的课程区别不大,显然与高中生年龄特征不符。

笔者以为,高中自主选修课程开发,要精心进行顶层设计,在充分分析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聚焦核心素养的培育,有效地与主干课程相融合,充分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课程开发一定要有“主心骨”,避免碎片化,开发中建议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高中新课程改革,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努力实现学生有个性的发展,需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这一瓢就是核心素养。学校应当围绕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来设计课程,系统地设计育人目标框架,开发的课程要着眼于学生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的提升。在开发过程中,把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每门选修课程的具体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门选修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同步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选修课程的质量标准及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这样可以有力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其次,学校要把选修课程与主干课程有机融合。选修课程的开发可以是主干课程的知识拓展,这样有利于完善相关知识体系;可以是主干课程延伸的职业技能体验,让学生有实践的机会,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可以是主干课程的知识应用,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是开发基于主干课程的社会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再次,学校选修课课程的开发需要与学校的办学特色相结合。在学校办学特色统领下,设计与学校办学特色相匹配的课程结构,形成富有内涵的课程群,从课程层面支撑学校特色化发展。基于学校办学特色的选修课程它反映的是学校的个性,体现的是学校特色,课程开发要与学生的选课需求相结合,要与教师学科素养、特长相结合,努力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成长的课程,使之成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新生长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让孩子学会阅读     下一篇:“我们爱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