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国家示范县缘何是它们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3-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首批国家示范县缘何是它们

□ 陈蓓燕

“罗校长,今天是来教剪头发的吗?”日前,当德清县阜溪成校校长罗书洋带着几位手持理发剪等工具的理发师来到当地五四村时,不少村民远远地就打起了招呼。

这些年,德清县成人学校送课程和服务进村已成为一种常态,依靠项目带培养,不仅帮助村民致富,更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该县的这一做法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多次来该县专题调研农村社区教育工作。在去年12月15日召开的全国农村职成教育推进会上,德清县连同慈溪、平湖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

这三地的农村职成教育缘何发展得风生水起,并脱颖而出成为国家示范县?记者走访后发现,在推进该项工作时,三地都不约而同地将农民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

慈溪市周巷镇是我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之一,在由“镇”向“城”的转变过程中,农村社区居民对文化的要求与日俱增。面对日渐凸显的学习需求与有限学习资源矛盾,周巷社区教育学院大胆创新,推出了全新的教学项目——家庭学习点。

蔡志湧家庭就是重点扶持的家庭学习点之一。夫妇俩是标准的越剧迷,闲暇之余喜欢和左邻右舍的戏迷朋友一起听戏、看戏、唱戏,还会定期举行戏迷娱乐活动。周巷社区教育学院先后资助近万元,帮助蔡志湧家庭购置了一套可供演出需要的音响设备和其他道具,并指导规划了这个家庭学习点从个人自娱自乐到成立文艺队伍再到有水准艺术团的“三步走”发展方向。2013年11月,蔡志湧家庭学习点成立了舒乐艺术团,不仅把高品质的民族音乐带进了乡村,还受邀到杭州等地进行演出交流。

在德清,该县成立了湖州农民学院德清分院、新居民培训学校、浙江老年开放大学德清学院,建立了德清县农民专家讲师团、新型农民培训资源库和职成社教联合体,将政府想做的、农民愿做的、市场急需的结合起来,通过农科教结合的形式,不断推出别具特色的科技致富项目,让农民从受教育中得到了看得见的实惠。新市镇成校从安徽、河南等地引进并申报了“SM3父母代樱桃谷鸭的繁殖与推广”项目,并为农户提供规划养殖场搭建等服务。在成校的帮助下,新塘村孙连章、徐兴官等农户成立了“元品”哺坊作为项目孵化培育基地,不仅解决了自己所需鸭苗的来源,而且向周边农户提供苗源,年利润约50万元。

“农村职成教育发展得好不好,关键看是否能给村民带去实惠。”德清县教育局职成教科科长张立淼告诉记者,现在,该县每个乡镇依托成校都形成了特色,培训报名人数场场爆满,这成了成校教师们“甜蜜的烦恼”。

而为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平湖开通了市民在线学习平台“随学网”。这是一个免费为全市市民提供终身学习、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继续教育培训的网络平台。据该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平湖是一个县级市,农村人口占了很大一部分,如何把知识方便又快捷地送到市民身边,成了他们思考最多的问题。经过调查,该市在“随学网”上开设了黄秋葵的种植技术等一系列农业种植类课程,以及新仓眉毛饺子、钟埭打莲湘、平湖西瓜灯雕刻等平湖传统技艺课程,深受村民热捧。

“农民最讲实惠,只要教育能给他们带来看得见的利益,他们就会不请自来,积极参与。”在全国农村职成教育推进会上,省教育厅副厅长朱鑫杰代表我省发言。他说,近年来,我省建立了项目引领、遴选、考核、督导等多个保障机制助推农村职成教育发展,并通过奖补机制充分调动了地方创建示范县的积极性,德清等三地之所以能入选首批国家示范县正得益于此。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