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三有” 文章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6-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 省特级教师 朱昌元

我主持的名师工作室有线上线下两种形态。作为主持人,我认为运作好名师工作室,至少要做到“三有”。

一是有思路。成立伊始,工作室就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学员的成长需求,明晰定位,提炼思路,以“发挥专家引领,立足课堂锤炼,注重专题探究,发展专业能力”为宗旨,聚合学习、交流、实践、科研、辐射等要素,将工作室打造成教学研究的坚实平台、教学资源的集散中心、专业成长的助推利器。通过一定时限的研修,使工作室学员在教学能力、研究水平以及学科影响力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

二是有作为。工作室的重心是工作,不在工作状态的工作室只是一个空壳。打通网内与网外,线上与线下,开展多形态、多层次、多专题的活动,是工作室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我们利用网络平台精心规划栏目,丰富资源,提升质量,探讨“文本细读”“课堂叙事”“教师下水”“语文高考”等一线教师特别感兴趣的话题。除了不断充实网络资源,还积极组织网络教研活动,增强参与性、互动性和辐射力。为此工作室先后开展“课文素材的写作运用”“《论语》教学的有效策略”等数十次在线教研活动。

除了经营“网内”事,还应做好“网外”事,积极利用有关教研、培训、送教等机会和平台,“刷出”工作室的存在感和影响力。教学论著是工作室的重要“产出”,需要有发表园地,为此,工作室先后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通讯》及《作文素材快线》《语文报》等开辟《微课例观察》《教材寻芳》《阅读谈片》《教材百度》等专栏。结合专题研讨,更需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线下研训。

三是有成果。“工作”必须有成果成效的追求。通过5年的努力,目前工作室有资源4500多个,包括名师课堂数百节,吸纳省内外其中包括新疆、青海等地的学员800多名。通过专家引领、专题研训和课堂锤炼,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有十数人已被评为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省级名师培养对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