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轻信!零食也可能“学历造假”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2-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石向阳 绘

    如今,零食也流行“高学历”,“某某农科院”研制、“某某大学”开发,已成为一些零食“绿色健康”的卖点。这些宣传是真实的吗?今年,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随机选取了线上销售的13种宣称由“农科院、农业大学”等机构参与研发的食品,并开展调查核实。其中5款产品被相关机构明确回函否认有关联,4款产品确认参与研发,其余4款相关机构未作出明确回应。

    明明并未与农科院和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开发,却偏要在包装上加上科研机构和大学的“认证”,这个现象其实已不是第一次引发关注。此类为零食刷“高学历”的操作,值得警惕。

    说到底,这些产品之所以热衷于把自己往“高科技”的方向包装,主要是抓住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于绿色、健康食品的偏爱心理。但实际上,这些多只是在包装上虚构“出身”的食品,却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而已。它们的问题已不仅是“名头”造假,有一些甚至连最基本的质量也无法保障。如之前,上海市营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对标有某农业大学的“九0农大蔬菜卷”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蛋白质和脂肪的实测含量,均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允许误差范围。

    很明显,此类操作涉及“多宗罪”。一是,虚假宣传,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二是,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拉上科研机构背书,这也对后者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三是,越是需要在名头上造假的产品,往往越容易存在“货不对板”的质量问题。同时,这种操作也很容易造成不正当竞争,损害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因此,对这种刷“高学历”的现象,必须“零容忍”。

    从现实来看,这首先需要消费者擦亮眼睛,对于一些冠名为某某科研单位研制或开发的零食要多留个心眼,不能迷信零食产品的“高学历”。要知道,虽然绿色健康消费理念深入人心,但一款产品是否真正健康,质量是否有保障,主要还得看具体的配料表,而非宣传上的各种噱头。

    对市场监管部门来说,如今一些产品刷“高学历”、伪造“出身”的现象,已非孤例。在市场监管行动中有必要将之作为一种类型来加以重点关注。应该说,这类造假现象要核实并不难,关键还在于“有心”。像很多高校和科研单位就明确“不开展对外生产经营工作”,只要有基本的核实,就能够让造假者现出原形。电商平台对一些“来头不小”的产品,也应该建立必要的审核机制,防范企业浑水摸鱼。

    同时,这也需要一些科研单位和高校的主动维权。要知道,很多食品企业之所以敢于傍上科研机构和高校,一个很直接的原因就在于默认它们无暇维权。这其实也是一种提醒,当前各行各业都更加重视科技创新,都热衷于把产品往“高科技”的方向靠,各种有机、环保、绿色的概念满天飞,对于这其中可能出现的乱“贴牌”现象,科研单位和各高校都要有更多的重视,主动进行排查并积极受理相关举报。同时要更加严格规范对外合作行为,及时维护自身权益,避免名头被滥用。

    事实上,《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指出,高校从事对外投资和经营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学校投入到企业的资产,包括各种知识产权和非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应经过具有资质的机构评估。也就是说,高校、科研单位既要针对一些乱“贴牌”的市场行为主动维权,也要有爱惜羽毛的意识,规范好学校和机构的对外合作行为,从而有效压缩一些企业“打擦边球”的空间。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