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行业特色 探“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新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2-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具有很强现实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目的在于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指出,“各地各校围绕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校史资源,将伟大建党精神和抗疫精神、科学家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伟大精神,生动鲜活的实践成就,以及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等引入课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历史融入各学段各门思政课”。中国石油大学校史是学校建校70年来积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生动反映出学校家国同心的血脉传承和追求卓越的奋斗历史,是石大精神传统和办学特色的集中呈现,更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重要资源和生动载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山东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立足行业特色、院校独特发展优势,依托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及育人效果提升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M2022033)、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面上项目“行业特色型大学‘形势与政策’课模块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M2021127),不断探索红色校史与“形势与政策”课深度融合的新理念、新路径,在“一校一特色,一课一品牌”建设上取得实质进展。

    坚守政治底色,抓好课堂主渠道,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吸引力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学院结合教学实际,着力解决“为什么教”“用什么教”“怎么教”等课程建设规范问题。围绕国家能源战略和石油高等教育发展编写校级规划教材,补充完善“形势与政策”课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挖掘红色校史资源的价值与内涵,将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相关的校史育人元素纳入课程建设,对石大精神、石大故事、石大人物等内容进行梳理并合理嵌入课程教学,借助红色校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著名校史人物、珍贵文物资料,打造高质量“红色校史文化中的‘形势与政策’课”;针对学生专业和学段所需,综合运用案例式、讨论式、情感式、体验式等不同教学方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授红色校史,让静态的校史文化转化为动态的育人资源;建立多元化、过程化考评机制,学生通过专题报告、课堂演讲、小组辩论等形式,实际参与课堂教学设计全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提升批判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课堂“参与者”的身份转变。

    厚植红色基因,夯实学校主阵地,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亲和力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责使命,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学院以新时代高质量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为契机,把学院建成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工作生力军作用。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上,学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通过提炼红色校史文化中有关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意志品格、奋斗精神的理论资源,发挥红色校史育人的导向作用;实施红色校史育人工程,从见证学校发展历程的文书档案、照片视频、历史物件、回忆纪录等校史资料中挖掘名师从教的治学品格,从学校的办学思想、章程规范中凝练石大精神的传承弘扬,发挥红色校史育人的示范作用;结合校庆70周年、铁人王进喜诞辰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重现校史中的红色记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红色校史经典诵读、微电影拍摄、“红色校史我来讲述”、校史故事宣讲大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主题活动,使学生在多样化活动中切身感受校园红色文化氛围和文化符号,增进对红色校史文化的情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价值认同,发挥红色校史育人的激励功能。

    彰显校本特色,畅通育人主动脉,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说服力

    学院遵循“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规律,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构建起多方联动、协同高效的红色校史育人共同体。以需求为导向,发挥学院科研平台作用,建立教研互促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学校创建光荣史、学科规划发展史、名师从教奉献史、杰出校友奋斗史的学理性阐释,产出一批具有行业特色和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推动课题研究实现教学转化;以教学为支撑,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依照《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在教学内容上实现模块化、专题化、网络化“三联动”,在教学情境上突出红色底蕴、行业本色、校本特色“三融合”;以人才为牵引,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思政课教师扬帆”计划,开设“思政课骨干教师”工作坊,形成了结构合理、专兼协同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团队;以资源整合为目标,完善红色校史育人格局,利用红色校史文化的可视化形态,搭建红色校史智慧平台,对石油高等教育的起源、参加石油会战、援建石油院校等重大事件进行资料采集,对校长讲话、学者事迹、校友访谈进行口述史研究,为传播红色校史文化、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提供了多样化物质载体和现实支撑。

    淬炼行业成色,锻造能源主力军,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感染力

    学院根据“大思政课”工作主题,突破之前理论教学、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以线上线下、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双螺旋”结构设计“课堂+”教学矩阵,提升“社会大课堂”“网络云课堂”的使用效率。利用智慧校史馆、数字档案馆、虚拟实践平台和中国石油大学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平台,建设赋能“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红色校史经典案例库、教学资源库,通过VR、AR技术还原校史中的红色历史场景,鼓励学生通过沉浸式体验参与校史文化研究和宣讲,丰富红色校史育人途径,扩展“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场景;发挥“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打造定制版“行走的思政课”,在与石油工程学院联合启动的“学思践悟新思想 能源报国建新功”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形势与政策”课专职教师带领“能源报国·能源强国”实践队深入西北走访研学,重点考察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通过名师访谈、校友对谈、学员座谈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国家能源安全形势、“双碳”战略目标、勘探先进技术及人才需求政策,在延安梁家河、杨家岭革命旧址开设“随行小课堂”,讲述“红色江山来之不易”,让“形势与政策”课“活”起来,更好地引导石大学子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科技自立自强、端牢能源饭碗的人生选择和现实行动中。

    (宋霞 郎帅 刘积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