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总想把一切奉献给这个世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1-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仲广群和儿子在一起。资料图片

    ■好老师的模样·走近仲广群

    1月23日,仲天驰整理完课题材料已是深夜。他抬头瞥见桌上的合影,恍然间想起父亲仲广群已离开两个多月,踱步镜前,自己分明已是父亲的模样。

    “父亲常说‘打孩子的手,是家长对教育子女举起的白旗’。在他离世前最后一次为新生家长会准备的稿件里,我又看到了这句话。”在仲天驰的记忆里,父亲一直坚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哪怕我最顽皮的时候,他也没对我动过手,这一点父亲也挺自豪的”。

    童年的一件小事,让仲天驰印象尤其深刻:因为调皮捣蛋,父亲曾陪自己在班主任办公室“罚站”了10分钟。“回家后,我惴惴不安,父亲却没有生气,而是让我给老师写一封道歉信,然后就坐在一旁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仲天驰回忆说,“那天父亲看的是作家周国平的散文集《守望的距离》,我写完后听他慢慢读里面的内容,语调很稳定,也很慈祥。”

    仲天驰说,从那以后,每逢父亲在书房看书,自己也会不自觉地拿起一本书坐在父亲身旁,渐渐也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后来,父亲还想让我养成写作的习惯,每次伏案写作都挑最显眼的位置让我看见,一写30年,希望我能像喜欢读书那样喜欢上写作。”

    在国外留学期间,仲天驰看到父亲潜心研究的“助学课堂”实验项目不断开花结果,慢慢形成影响力,心里也种下走学术道路的种子,决心继续读博深造,科研报国。最终,他选择了一个复杂的多学科交叉协作方向进行研究。渐渐地,父子间的聊天内容从读书变成了时事新闻,仲广群常对儿子感慨:“你专业上的事我已经不懂咯,科研的路你只能自己走。”

    住院期间,仲广群不忘带着书和电脑,医生反复叮嘱他多休息,才肯把书暂时放下。“广群是想尽可能地把研究成果都整理出来,留给学校。”仲广群的爱人于素琴说。

    去年10月,仲广群病重,已不能下床,家人们轮流在医院陪护。但面对前来探望的同事们,他嘴里念叨的还是学校以后的发展。他是真的牵挂学校和师生。

    在家人眼里,这是仲广群对事业的无限执着,和对这个世界的无限温柔。

    于素琴没有想到,得知丈夫生病后,有这么多人来看望,“短短一个月,先后有300多人,就连已经70多岁的老同事,也披星戴月赶来”。

    络绎不绝的访客,让医生护士们以为病房里住的是一位重要干部,得知真相后,他们又对仲广群多了一份敬重。“我有次去热饭,听到护士们讨论,父亲面对钻心的病痛硬是自己扛,‘真了不起’。”仲天驰说,“其实人生就是一门最复杂的交叉学科,而病床上的最后一个月,正是父亲给我的最后指导。”

    “他总是想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这个世界。”哥哥仲广桐告诉记者,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是读书改变了仲广群的命运,所以他对教师格外敬重,格外热爱教育事业,即便重病后疼痛难忍,也依旧满怀热情地想工作得更久一点。

    这几天,仲广桐反复回想起弟弟提出捐献遗体想法时劝自己的话,“人离开了这个世界,就什么都没有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唯物主义者,应该尽可能为社会多做一点事情”。

    在于素琴心里,仲广群虽然将所有的激情和才华投入教育事业中,但心里最牵挂的还是家人。他曾请人写了一幅诸葛亮的《诫子书》,挂在儿子的书房,还在书房的门上挂了一副他自己写的对联“抚素琴神驰天驰,品香茗磬德广群”,将一家人的名字嵌入其中。这都是仲广群的宝贝,几次搬家都不忘带着。

    2023年11月1日是仲广群的生日。全家人一起唱了生日歌,吹蜡烛,仲广群还尝了一点蛋糕,后面几天就再也吃不下东西。11月4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憋足了力气,喊出了最后一句话:“快叫天驰来!”“他把生命的最后一点温情,留给了我们。”于素琴垂泪回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仲天驰说,父亲去世后,他翻看报道才知道了更多父亲生前耕耘教育的点点滴滴,渐渐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前几天,仲天驰又翻开了那本《守望的距离》,读到里面一句话:“我们最熟悉的事物,往往是我们最不了解的。”

    蓦地,这个年轻人泪流满面。

    本报南京1月25日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