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红:做温暖生命的“音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2-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参加教育教学工作30余载,北京市八一学校教育集团副校长张亚红获得过很多荣誉,她是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曾多次带领学校艺术团获得国际管乐比赛金奖。然而,近年来,很多人发现,张亚红又多了一个新身份——“心理教练”。

    从重视音乐对学生生命的影响,到尝试用心理教育的方式唤醒学生内驱力,她始终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践行“温暖生命的教育”这一理念。从美育到心育,八一学校校长沈军曾如此评价张亚红:“她是在用一段音符解放另一段音符,用一颗心温暖另一颗心,用一个生命感染另一个生命。”

    让艺术滋养生命

    20世纪90年代末,刚站上讲台不久,张亚红就以“我心目中的贝多芬”为主题给学生上课,让学生畅谈自己眼中的音乐大师。

    “当时没人敢用这样的方式,但我想的是,音乐课堂一定要让学生做主体,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想。”张亚红说。

    学生从张亚红的课堂中收获颇多:“我们可以畅所欲言,没有偏见或指责,我们甚至可以满地打滚,可以放心大胆地展现自我。不知不觉中,经历了心灵的洗礼,艺术之美内化于心。”

    举一反三,张亚红非常忧心学科教育中反复刷题给学生的伤害,“只有当孩子真正受到滋养的时候才能柔软,而艺术正是这种滋养的重要来源。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是艺术教育乃至所有教育真正的魅力。”

    如何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来提升音乐教书育人的效果?张亚红提倡“活动育人”,通过“课程活动化”和“活动课程化”,给学生更加丰富的过程性体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成长奠基,用“温暖生命的教育”去滋养学生的成长。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回母校八一学校考察,张亚红作为教师代表作汇报发言。作为对总书记来校考察时讲话精神的落实举措之一,2017年,张亚红带领200多名学生开展了“追寻伟人足迹,弘扬红色传统”延安红色游学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亲身感悟总书记在青年时期是如何学习、工作的,另一方面也通过艺术演出回馈老区。

    张亚红关注的不仅是学生专业素养的训练,更多的还是一种人格的熏陶,这与她的教育观是契合的:要让音乐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涵养性灵,铸就品格。正如她的学生所说:“她让课堂成为这样一个地方,学生在这里找到自己并最终成就自己。”

    育人的根本重在育心

    早在2002年担任学校艺术中心主任时起,张亚红就开始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在艺术教育上走得越深远,张亚红越是感觉到,教育是一门心灵的艺术,育人的根本重在“育心”。

    2008年,她专门在北大报班学习积极心理学课程,通过心理调研,分析学生的压力来源,并将与学生进行“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列入艺术中心的常态工作。2017年,她一头扎进了心理学领域,经过几年的学习,成为中科院心理所首批督导心理教练。

    从艺术教育到心理教育,当时很多人并不理解:一位荣誉加身的名师,还要和年轻人一样回炉深造,跨界踏入一个小众行业,好好当校长、艺术家不好吗?

    但熟悉张亚红的人知道,这太符合她的个性了:永不停歇的自我发展者,带着使命感做事,并且一做就要做出点儿名堂来。正如她自己说的,“我的追求是没有终点的教育远行”。

    2021年,张亚红开始倡导和推行应用于家庭和学校场景的“心理教练”理念,并以八一学校为试点开启全新的教育教学实践:成立张亚红心理教练工作室和教师心理对话空间,八一学校玉泉分校教师、国际部教师全员通过了应用心理教练培训,学校本部高中班主任也都参加了名为“焦点解决”的心理治疗法相关培训。

    “对话改变生命、教育点亮心灯”“从成绩单说起”“从心出发,探索‘双减’背景下的家校共育”……一场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式教育沙龙、工作坊遍地开花。

    音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手抓,张亚红忙起来连饭都吃不上,可她从不言累。她说,这是身为教育者的责任,能够让她的教育梦付诸实践,是她的幸福。

    唤醒生命内在的力量

    自从开始“心理教练”的实践探索后,张亚红的“访客”络绎不绝。愁眉苦脸的教师从她办公室出来后,把时刻紧绷的弦放了下来,还有家长专门把孩子送到她面前谈心。

    “心理教练重在通过启发式和创造性的对话,激发教师和学生本有的智慧和潜能,以实现积极的改变和更大的目标。”张亚红说。

    在她援助的个案中,有许多常见的家庭教育问题,如孩子缺乏学习动力、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甚至抑郁、自残等。“破解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探讨教育的本质,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要让人获得幸福。”张亚红说。

    那么,幸福的人生从何而来?张亚红反对一味关注成绩,“心灵的基石没有建构好,智力的发展必不会稳固,即使获得较高的学业成就,也不代表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

    她认为,解决孩子问题的答案并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家长自身。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而解锁亲子关系的金钥匙就是“爱其如是”,顾名思义,也就是爱孩子本来的样子,而非父母想要他成为的样子,因此,要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孩子的个性差异、认同孩子的成长节奏。

    如何做到“爱其如是”,张亚红提到了“八字心法”——宽容、欣赏、好奇、相信。“做到这些,我们就会接纳孩子的天性,更多地看见、读懂他们,孩子内在的潜能就会被激发、被自我驱动,他们身上本该有的动力、活力、生命力就能展现出来。”

    张亚红把“爱其如是”和“八字心法”植入家庭教育各个场景,给很多前来寻求帮助的家庭带去了全新的改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