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实践育人 培养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2-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七实验小学立足学生成长需要,以良好的师德为起点,凝聚学校、家庭、社区和网络育人力量,在“善思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落实实践育人,努力发挥学校“主阵地”、家校“连心桥”、社会“协同网”等育人作用,着力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七彩好少年。

    开展宣讲和实践活动

    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让每一位育人者明确育人职责,是开展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的起点。学校通过开展多样化宣讲活动,广泛宣传育人的重要性。校长利用家长会进行学校品牌宣讲;班主任面向全体学生家长进行全环境立德树人活动宣讲;党员教师进社区进行科学育儿知识宣讲;另外,学校还通过教师会、家委见面会、社区干部碰头会等方式,大力宣传全环境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不同形式的宣讲活动在感染教师、家长、社区干群的同时,产生了协同育人原动力。

    教师的育人意识全面强化,对学生的观察与培养更加自觉主动。学校提出“抓习惯就是抓德育,抓德育就是抓质量”的理念,制定了《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基本目标》,把学生行为规范化、课程化,要求学生从一日常规做起,从入校、上课、下课、集会到放学路队,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都细心指导,严格要求,不断提醒,随时检查,以课程化的形式不间断地对学生进行习惯培养,让学生天天实践、时时规范,在持续实践中逐步达到自动化要求。

    学校全面优化课程实施,以国家课程为主体,以社团课程和实践活动为两翼,积极落实深度学习理念,借力“助学课堂”理论,开展“体验式”教研,打造“学为中心”的课堂,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玩中学。课堂上,师退生进,通过生助、师助完成学习目标,追求“笑声、掌声、辩论声不断”的“三声”课堂,努力培养“小侦探、小记者、小讲师、小辩手”,让课堂成为学生思辨能力的培育场。进一步优化实践育人特色,在三级课程之外开发了无实物编程等十几个学校社团,首创了“走进七彩世界”班级社团套餐,做到个性化学习全覆盖,让学生在有心的观察、有趣的课堂、有味的活动中发现快乐、幸福成长。

    链接家庭与学校

    发挥家校共育“连心桥”作用

    (一)协同育人齐聚力,立体化培养促成长

    良好的习惯是影响人一生的软实力。为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学校与家庭、社区协同聚力,对学生进行立体化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家长护学岗、家委会定时定期参与学生习惯的指导和检查,形成良性互动;学校党员教师到社区开展赠书、彩泥画、亲子沙龙等活动,更新了家长的教育理念,营造了浓厚的全环境立德树人氛围。除入户家访之外,学校还定期组织“家委接待日”、“围坐畅谈”家长茶话会等,学校领导、教师与家委成员、学生家长面对面进行沟通,共商育人大计,解决存在的问题。学校还在“人人是教师、处处是学校、事事可育人”上探索创新,精心设计《育心漂流簿》,让家长记录培养孩子的教育方法、教育经验和教育亮点,漂流簿在学生家长间不间断地流动、分享,家长们相互借鉴、学习,漂流簿上积累的育子经验越来越多,成为家长教育孩子的“小红书”。学校还定期选取漂流簿上优秀的随笔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宣传推广,让全体家长学习更多更好的家庭教育实践经验和方法,切实提高家庭教育实效。

    (二)劳动教育不松懈,技能情感同提升

    劳动可以树德、启智、强体、育美,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校注重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习惯。课堂上,专任劳动教师既注重技能指导,也让学生明确工匠精神难能可贵,知道劳动创造美、成就美。实践中,学校开发了《你好,好习惯》实践手册,大力开展每日劳动,让学生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并借助评价量表对劳动观念等进行评价,做到有劳有教、增智强体。活动中,注重正向提升,让学生爱上劳动。通过开展阳台种植和劳动周等活动,培养学生持续劳动的责任心;利用校内劳动实践基地,组织丰收节、麦收节、太空种子培育种植活动,开展劳动技能比赛,选拔育种员、种植员、实验员和观察员,促进劳动精神与科学精神双养成。

    (三)阅读分享常态化,启智育德悄无痕

    打造全环境阅读氛围,促进学生“乐读”。为了“让书离学生近一些”,学校精心打造读书长廊,把封闭的馆室藏书变为学生触手可得的开放式读物,营造了“开门见书影,推窗闻书香”的阅读环境,学生课间移步就能踏入书海,眼前所见常是师生阅读的身影,耳濡目染,对书的亲近感逐步加深。学校还开展了“万册图书进家庭”活动,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优秀课外书籍与家庭共享,唤起了家长和学生的阅读热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学校图书馆的书发挥出更大的功能,成为三代共育的载体,产生了更好的社会效益。

    开展常态化读书活动,指导学生“乐悟”。让学生“乐悟”,需要大人的指点,更需要学生自读自悟。为带动“悟读”之风,学校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会,常态化组织“七小朗读者”展播,并在读书节中开展多样化的活动:感情朗读、讲故事、演课本剧、推介好书、画故事、编故事……各色活动引领学生反复阅读,在外化表达中与故事角色共情、与作者心意相通,很多做人做事的智慧自然熟记于心。

    学生在书海中徜徉、感受,在交流中触动、加深,“乐读”“乐悟”之风于潜移默化中助力其全面成长。

    联合学校与社区

    发挥社会育人“协同网”作用

    为进一步优化学生成长环境,学校加密与社区的互动,充分发挥社会育人“协同网”作用。学校通过开放操场举办社区“大手牵小手”亲子趣味运动会,进入社区组织亲子朗诵会、绘画比赛、彩泥创作,开展社区家长学校系列讲座等活动,引导广大家长科学育儿,提升了家长们的综合素质,改善了家庭教育环境,使亲子关系更加和谐。2023年9月,学校又联合长虹社区成立了周末社区托管班,学校党员干部、骨干教师及社区工作人员组成志愿者队伍,每到周末轮流到社区托管班进行社区子弟助学、看护等活动。托管班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提供作业辅导以及美术、科普、手工、扎染等课程服务,孩子们可以根据学习爱好和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志愿者们在引导孩子自主学习的同时,积极拓展他们的兴趣爱好,让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养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截至目前,共开展周末课堂系列活动36次,服务儿童800余人次,此举不但解决了社区家长周末孩子管理难的问题,而且还为社区打造了一个家长放心、孩子开心的良好成长环境,帮助孩子学有所乐、学有所成,让学校教育不再是一座孤岛。

    (公维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