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破解“三化” 促区域国别学高质量发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3-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设立几种“少而精”的标准化二级学科,让区域国别学的二级学科具备更强的可持续性、可传承性

    ■借鉴媒体融合改革“中央厨房”式的信息集成与系统协作思路,采用校级直属研究中心或研究院的形式,设立区域国别实体教学机构

    ■探索建立“小群落”“小聚合”的交叉研学模式、学术型与专业型学位分类培养模式,解决单一学科背景与多元学科方法论之间的认知矛盾,提升个体对学科交叉深度、广度的抉择与调和能力

    近期,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网站发布。其中,一级交叉学科“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内涵、学科范围、培养目标、相关学科及学位授予标准等内容首次面世。而在教育部公布的截至2023年6月30日完成备案的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设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名单中,与“区域国别学”相关的交叉学科达到5个,二级学科达到29个。

    当前,作为一门服务国家战略的新兴学科,区域国别学的人才培养正按照既定蓝图有序推进。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相继设立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区域国别研究院,河南大学主导设立河南省高校区域与国别研究联盟……综合学界关注热点和学科发展动向,笔者认为,提级后的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应着力避免或聚力解决“三化”问题,即二级学科空心化、教育管理分散化、交叉研学盲目化,依托国家战略所需和交叉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着力推进学科的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统筹两种设置,填补二级学科空心化

    在交叉学科建设初期,由于培养规范尚未统一、资源分配不均衡等问题,容易导致二级学科空心化现象。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区域国别学二级学科空心化现象出现?

    二级学科设置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全国通用的标准化设置,另一种是高校自主设置。近年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领域以后者为主,把二级学科设置权进一步下放至高校。对于区域国别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来说,还须兼顾前者与后者,可采取高校自主设置为主、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等主体牵头进行标准化设置为辅的二级学科建设方式。

    一方面,以自主设置激活高校比较优势。不同高校的学科集群与教学侧重点不同,学术风格与资源基础也不同,因而设立区域国别学二级学科的思路也有所差异。例如,浙江师范大学在非洲研究、云南大学在东南亚研究、西北大学在中东研究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如果全部采用标准化设置,不利于相关高校比较优势的发挥。从高校自主设置的角度出发,只要符合国家对交叉学科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且操作性强,可以突出高校的比较优势,就值得推进论证。高校依托自身比较优势设置二级学科,可以有效提升区域国别学二级学科的多样性、灵活性、争鸣性,有助于促进高校区域国别研究的优势互补和校际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区域国别学的高校级智库。

    另一方面,以标准化设置保障学科规范。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有更多高校着手布局区域国别学。如果每所高校都按照自己的标准建设二级学科,就会导致学科评估和人才培养很难统一标准,缺乏通行有效的约束、监督与评价机制。因此,在高校自主设置的同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学科评议组和高校共同体联盟等主体可以牵头开展标准化建设,通过系列指导性意见的出台,倡议设立几种“少而精”的标准化二级学科,让区域国别学的二级学科具备更强的可持续性、可传承性。目前,国内已有不少高校和学者尝试提出区域国别学的二级学科。专家意见相对集中的是“区域国别学理论与方法”与“区域国别综合性研究”。原因在于理论与方法是一门学科独立的基础,而综合性研究则直接对标“区域通、国别通、领域通”的通才培养,两者均有不可替代性。

    此外,还有两种二级学科建设思路值得重视:区域国别比较研究、区域国别实务与创新。前者能够通过架起“比较”这座桥梁,将“区域”和“国别”两种研究对象有机衔接,协助形成横向与纵向、整体与局部相连接的研究体系。后者则定位于区域国别学“研以致用,用以强学”的双向赋能闭环,致力于提升区域国别学知识创新与决策辅助的双重性能。

    加强主体协同,改善教育管理分散化

    区域国别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服务国家战略、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然而,作为交叉学科的区域国别学又需要跨学院、跨专业、跨部门设立培养方案、协调培养环节。培养单位各自为政等情况,令其很难在“国家急需”和“高质量培养”之间取得平衡。

    针对上述问题,高校可以鼓励建立实体教学机构,加强校内外资源协同。区域国别学正式提级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是经历了长期外界辩论与内部证成的阶段性成果,今后要迈向高质量发展,解决“培养急需”和“培养质量”之间的矛盾,不仅需要完善二级学科设置,还需要关注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主体行动,发挥培养主体的能动性,形成人才培养合力。

    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区域国别学需要借助高校既有学科优势和教学资源助力自身在短期内实现发展。而传统的院系设置审批手续较多,机构设立及人员设岗所需时间较长,且在成立后也面临专职教师聘任的行政效率等问题。高校可借鉴媒体融合改革“中央厨房”式的信息集成与系统协作思路,采用校级直属研究中心或研究院的形式,设立行政流程相对简化、可充分依托既有资源的区域国别实体教学机构,用以调拨优质的跨学科学术资源,集成资助与奖励等配套支持资源,激活联动效应。

    如此设置的优势有:首先,校级直属研究中心或研究院的领导层级和结构更加扁平化,有利于及时上传下达,提高教育管理运行效率。其次,研究院(中心)可采用“双聘制”,通过招生名额激励,跨院系直接引入校内不同学科的优质教师,在配齐配强导学资源的同时,也精简了外聘和新聘师资的流程。再次,研究院(中心)的人员配比更精简,有利于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比如研究人员可通过担任辅导员等“双肩挑”方式,参与学生的日常培养。最后,研究院(中心)还可尝试积极引入企业、国家科研单位、智库机构等多元主体,通过在对象国共建实践基地、共同申请科研项目等方式,产学研联动形成人才培养合力。总之,区域国别学的一项突出属性就是学术与应用双向赋能,多元主体参与可以带来多种建设思维的优势互补,从学术和实践两个层面汇集更多资源,助推学科高质量发展。

    探索分类培养,摆脱交叉研学盲目化

    陈杰、杨成等学者认为,学生在初入区域国别学领域时,跨学科的培养要求使他们需要用短短三五年时间内完成从“会语言”到“通国家”再到“精领域”的修炼,但交叉培养的体系与模式尚不成熟,他们更可能经历的是勤于补课但却学不深透的“忙碌”、学了很多导致失去发展方向感的“盲目”和三五年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茫然”,也就是“忙”“盲”“茫”的三种阶段。

    “忙”“盲”“茫”的出现,根源在于单一学科背景与多元学科方法论之间的认知矛盾,在于个体对学科交叉深度、广度的抉择与调和能力缺乏。培养单位可以通过一定的机制举措,助力学生在初入这一跨学科领域时系统化改善这类问题。 

    一是可以探索建立“小群落”“小聚合”的交叉研学模式。“小群落”基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群落式交叉,群落内的基础学科方法论具有一定的同质性,比较适合人文学科背景的学生;“小聚合”基于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的聚合式交叉,聚合的基础学科差异性和跨越度较大,相对适合理工科背景的学生。

    建立“小群落”“小聚合”模式,需要培养单位回答好“跨学科究竟适合跨几门”“每门学科中的哪些知识是必修课”“需要交叉到什么程度”这几个关键性问题,需要集中力量做调研、找答案。例如,对区域国别学涉及的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基础学科的一线教学工作者与管理者开展深度访谈,或邀请资深从业者根据对象国工作生活经验进行回答,提出建议。

    二是可以探索建立学术型与专业型学位分类培养模式。培养新时代的“区域国别通”,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双线并行是关键。区域国别学自诞生以来就有着服务国家战略决策的现实属性,通过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区域国别高层次人才,需要同时分流到学术科研单位和实践型就业单位。因此,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实施培养模式改革,可尝试推行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分类培养。

    一方面,以学术型博士生和直博生作为学术人才培养重心,注重培养基础研究能力,把原创性和理论性研究成果作为评价指标,下大力气组建对区域国别问题具有全方位、综合性理解的高层次学术型人才队伍。

    另一方面,区域国别学需要快速响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而长周期的博士生培养效果显化需经过更长时间的观察和积累。因此,周期较短的硕士生培养和以实践能力为主要培养方向的专业学位博士生培养,可作为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培养阵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需注重与业界的联合培养,重视以问题导向开展实地调查研究,让学生把解决区域国别实践领域的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田野调研报告和问题导向型的学位论文作为学位授予标准。

    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肩负着助力我国国际发展合作正向化、可持续化的任务,响应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期待。经过数年的酝酿和积累,区域国别学正沿着“学以致用、用以强学”的发展路径坚定前行,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研究、组建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队伍起势蓄力,为新兴交叉学科的高质量发展、高效能转化增添新动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