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融合课程让“大小伙伴”共成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3-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22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为“国事”,为家校共育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广州市天河区华景小学早在1999年就开始研究和探索家校合作问题,开发实施以综合探究为基础的家校融合育人新课程,形成了三大家校融合课程和家校合作双向课程评价方法,让家长从站在学校门外的教育看客变成学生成长的合伙人,从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变成共同成长、一起进步的“大伙伴”。

    发展同向:

    以“习惯—自主—思维”为家校共育着力点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紧密结合,一直是教育的理想追求,也是教育现实的难点和痛点。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观念驱使下,学校和家长都没有认识到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所具有的独特价值。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应试教育现象虽有缓和趋势,但很多家长依旧将家庭教育理解为学校教育的延伸,造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一定的脱节和错位。

    针对这种现象,华景小学提出“以六年的教育浸润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育人主张,并根据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以习惯养成、自主发展、思维生成为育人目标,让学校、家长找到共育的着力点、聚焦点与重点,共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家校相互配合、有机协调,达成“1+1>2”的效果,让每一个生命灿然盛放。

    课程共创:

    寻找家长—教师—学生共同成长连接点

    教育效能与教育者的素养成正比,教育素养不足使教师和家长成为各自教育的“独行者”,无法融入到家校共育之中,更谈不上与学生的成长同频共振,从而导致共育效能低下。

    为此,学校在抓好国家课程常态化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学校与科研院校合作的优势,在北京师范大学、广东省社科院的指导下,引入家长专业资源,从思维生成、自主发展、习惯养成三个目标出发,开发实施选择性拓展课程,为家校共育提供新支撑。

    一是开设指向思维生成的亲子探究课程。2016年年初,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为切入点,与广东省社科院密切合作,以文化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海洋观与海洋视野培养为目标,以高年段春、秋季综合实践活动为实施空间,专家指导学生研究主题,家长与教师共同设计课程,家长协助实施。学生与家长一起探究,深度调研“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主题,厚植爱国爱家的乡土情怀。

    二是开设指向习惯养成的“家长课堂”课程。该课程以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为目标,学校在充分了解家长职业背景和专业素养基础上,开发以家长为主体的主题课程,并专门开设“家长课堂”组织实施,实现跨学科的学习。该课程的具体操作流程是:学校制定方案,通过向家长征集课程开发意愿,经过初筛,由教师辅助家长开发并进行课程申报,然后经过专家评审,再由教师辅助家长完善课程,教务部门统筹开设课程,最后是课程实施、反馈与提升。目前全校各年级共形成近千门由家长主持并主讲的家长课程。

    三是开设指向自主成长的“优素”课程超市。基于“五育”并举的原则,学校精心设计“优素”学生自主成长“课程超市”。“课程超市”通过7个模块、近40类课程资源供给,提供个性化学习内容,并建议家长参与各个重要节点,共同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学校向全体学生提供了《“优素”超市学生自主成长手册》,搭建学习成果反馈评价线上平台,通过家校共育,提升了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学习能力。

    成效共评:

    实施家长深度参与高度融入的双向评价

    通过三类课程的开发,学校统筹运用资源,将家长资源统整为教育资源,让家长与教师结成研究共同体,共同设计实施课程。

    在实践中,学校进一步意识到,让家长参与课程评价不仅可以提高家长的知情度、满意度,而且可以让家长深度参与到学生成长的过程之中。为此,学校坚持以主体多元和形式多样为原则,确立多元课程评价标准,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学习评价等多个维度进行双向的评价内容与形式多样化的探索,形成了“4段”“4主体”“11能力”的双向评价表。其中“4段”是指前期学前准备阶段、学习过程阶段、资料整理阶段、成果展示阶段,由自我、小组、教师、家长4个主体,对统筹规划、逻辑思维、时间管理、自主学习、沟通表达、分析问题、合作解决、创新能力、交流沟通、实践实施、反思研究11个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

    创建研修学院:

    为家长—学校—学生共同成长提供新支撑

    为了让家长和教师在教育道路上不断提升发展,学校将家长学校升级为“家校研修学院”:一是将教育、学习的对象由家长扩展到教师;二是将接受教育为主转变为自主研修为主;三是将学习内容从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升级为家长、教师共同学习青少年成长教育规律和相关知识。

    研修学院设立必修与选修两类课程。必修课是新教师、新家长入职、入学时必须完成的课程,内容为共性、突出性的共育问题,包括3个模块七大系列,分别为育儿理念、家教策略、亲子技巧3个模块,心理学、家庭教育、幼小衔接、中段过渡、中小衔接、亲子关系、问题解决七大主题。选修课是个性化的,面向所有教师和家长不定期开设,每月一次,由资深教育人员担任讲师,内容为时代性、个别性的教育问题。

    家校融合课程形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家长更加认同学校办学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参与融合课程、改善亲子关系和沟通方式等方面的能力均大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全面发展。学生近几年参加广州市阳光测评,学业负担指数低于市、区平均指数,品德社会化水平等各项数据均高于市、区平均水平。学生获得省市级以上荣誉2600多项。家校共育课程的研究共形成了两部专著、11篇论文,成果先后获得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作者系广州市天河区华景小学党总支书记、正高级教师。本文系广州市教育规划项目2022年度课题“家校融合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课题编号:202213917]研究成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