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今思远志更坚 砺教乐学成栋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4-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社区联谊会古筝表演 校园活动开场舞蹈

    近日,在第九届“深圳教育改革创新论坛”中,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罗租小学再次获得“阅读特色学校(园)年度奖”,实至名归。

    罗租小学地处宝安区石岩街道罗租社区,创办于1927年,办学历史近百年,是一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六年制公办小学,也是一所伴随深圳特区共同成长的老牌学校。在立德树人的漫漫长途中,罗租小学取得了独树一帜的成果。近5年,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共获奖577项,其中全国性奖项119项、省市级奖项223项、区级奖项117项、街道级奖项118项;教师在区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34篇,学生在区级以上报刊发表作文和美术作品98篇;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年度百佳艺术教育名校、深圳市(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深圳市“市民走进身边好学校”先进单位、深圳市健康促进学校、宝安区“国防教育示范校”等40多项荣誉。学校始终坚持多措并举,助力学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实施“党建+”发展战略

    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

    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罗租小学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强化落实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积极实施“党建+”发展战略,全方位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动力。

    “党建+队伍建设”,为教育发展强根基。学校实施“一名党员一面旗”工程,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引导作用和党员教师示范带动作用,常态化落实廉洁文化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活动,夯实“六个一”青年教师自主发展工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打造一支师德优、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党建+德育”,为教育发展打底色。学校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的领导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党建融入德育课程,通过国旗下课程、主题班会、少先队活动、国旗护卫队、微信公众号、广播站等形式,夯实系统德育体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党建+教学”,让教育发展提能效。学校专门设置“党员先锋岗”,紧密结合教育教学中心任务,借助区级教研、校级公开课等契机,在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社团活动中把责任“扛在肩上”,引领科组,带领团队,推动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同频共振,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党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教育发展厚底蕴。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从2008年起便开设了葫芦丝、软陶、二胡等近10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艺术社团,2021年春季学期开展课后服务后又引进了武术、中国象棋、围棋、乒乓球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体育社团,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涵养学生心性,培育学生特长。

    “党建+校家社协同育人”,让教育发展有温度。学校成立社区读书会并坚持开展社区阅读推广活动,于2021年秋季学期新设立罗租小学图书馆社区分馆,全面搭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学习与沟通平台,初步构建了高效联动的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截至2023年9月,学校共成立210个社区读书小组,开展了1500场形式多样的社区读书活动,吸引12630人次参加,受到市区各大主流媒体关注并报道。

    多元课程赋能成长

    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栋梁

    课程是连接教育思想与育人目标的纽带。罗租小学坚持面向有个体差异的学生,结合“以爱育人,让人人享受成长的快乐”的办学理念,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关注课程“赋能”生命的初心,以多元课程建设为支点“撬动”学生成长、成才,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栋梁。

    综合素质类课程,是综合几个有关联的学科,使之成为跨越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人文类课程如“诗词大会”,旨在培育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学生通过欣赏、学习和创作诗词,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科学类课程如“孵化生命”,关于蚕和芦丁鸡的“生命奥秘”,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观察实践等科学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真切感悟生命的珍贵,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钻研创新的精神;体艺类课程包含合唱与尤克里里、“风华竹韵”葫芦丝、“陶缘”、跆拳道等,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创新实践类课程,是一门实际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节日纪念日活动如“花儿向阳开,童心永向党”,通过趣味游戏、互动体验等形式,让学生近距离学习领会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校园节活动包括尚美艺术节、求真科技节、扬善阅读节等,与“求真、扬善、尚美”的校训精神相契合,为学生打造了更加全面、富有情感、充满创意的教育环境,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创新思维、科技素养和人文底蕴等综合素养,也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底蕴和活力。

    学科融合类课程,是一种综合性教育课程,通过打破学科边界,将不同特色课程整合在一起,以促进跨领域的学习和思考。如数字美术,引导学生熟悉并利用现代手写技术工具结合软件进行电脑绘画,更为形象生动地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和认知,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欣赏与表达生活中美的能力;仪式课程包括开学周课程“遇见·爱”、毕业生涯规划课程“再见·爱”等,通过仪式、庆典、典礼等形式,向学生传递尊重、合作、责任等良好的价值观念,涵育学生的品格、品行、品位;红色教育课程依托羊台山抗日根据地遗址,开展“智慧之战”(模拟军事行动)、遗址之旅、英雄演说会等活动,厚植红色基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教育学生把努力学习与报效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

    广搭平台精技砺能

    激发教师乐研善教的潜力

    教师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核心力量,其发展高度决定了一所学校未来发展的空间,也影响着下一代人才的培养。罗租小学把教师成长作为学校工作的重心之一,从学校、团队、个人三个层面出发,通过内培外引、师徒结对、课题研讨、名家引领等方式,多途径、多维度帮助教师明方向、练技能、提素养、成名师,更好地护航学子成长成才。

    学校层面,针对学校青年教师较多的实际情况,在每年9月开学季启动“青蓝工程”仪式,选拔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学能手作为青年教师的“师傅”,不定期进入“徒弟”的课堂听课、评课,平时组织“徒弟”学习新理念、新方法,指导“徒弟”分析研究教材、解读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实践,鼓励“徒弟”及时总结教学得与失,快速成长为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教学处每年开展几次大型公开课活动,如9月初的老教师引路课、9月末的一年级常规课、10月初的“徒弟”汇报课,以及5月家长开放日的骨干教师展示课、科组集体备课展示课等,为青年教师提供大量学习实践的机会。学校还主张“请进来、走出去”,积极引进专家智库,为青年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接触更丰富、更优秀的教育资源。

    团队层面,学校以宝安区校级名师队伍建设为指导意见,建立区、校名师建设衔接机制,根据本校名师培养年度计划遴选各类拔尖教育人才,定制化培养名师并成立校级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林筱雅、黄忠平、丁倩、王宇晨、伍华权、何可欣、刘芸、赖丹丹等都是“姚和秀名师工作室”的成员,通过工作室团队备课、磨课实现了快速成长。同时,学校高度重视课题研究,鼓励骨干教师以问题为导向申报课题,组建团队开展研究;青年教师则根据自己意愿选择志同道合的团队参与感兴趣的课题,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近5年,学校共立项17项区级课题,已结题9项;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与课题相关的论文14篇,开展10节与课题相关的区级及以上示范课。全校上下形成了“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的良好氛围,助力学校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个人层面,学校鼓励新教师主动学习和自我反思,以“六个一”模式为抓手,即拜一位名师、参研一项课题、自读一本专著、上一节公开研讨课、写一篇论文、做一次分享,从六个方面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指导青年教师全员制定个人成长三年规划,并建立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档案盒,助力青年教师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思想,为成长为名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接再厉,前路犹长。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罗租小学将继续依托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始终围绕“人”这个核心要素,以“丰富生活、培养兴趣、拓宽知识、开发潜能、展示个性、炫出风采”为宗旨,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为师生勾勒贴合个性、适合成长的发展路径,创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深圳教育先行示范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向小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