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霞:跳出框框找梦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二○一二浙江农博会上,吴艳霞在推广自创的“山妞果蔬”。

  ■本报记者 张婷

  今年34岁的吴艳霞,是浙江丽水市庆元县月山村的村委会主任。尽管是村官,但这个沉静的姑娘还是喜欢别人称她为“山妞”。她说,“我永远是月山村的土姑娘”。

  就在几年前,“山妞”还被村里的一些人称为“傻妞”。因为她扔掉了大城市的好工作,回到了山村,贴钱做了许多村里人听都没听过的傻事。“没有编制,也不赚钱,这个孩子到底图啥?”

  可就是这个大家嘴里的“傻妞”,用了10年时间,做到了聪明人也做不到的大事:

  ——她将村民们自编自演的“月山春晚”推上了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诸多媒体的舞台,让外面的世界知道了月山这个美丽的地方;

  ——她成立了村里第一个农业合作社,带领120名社员,在400亩直营基地上耕作起来。经过她的包装,“山妞果蔬”走出山村,销往杭州、北京等大城市;

  ——她高票当选为月山村最年轻的村主任。在她的就职宣言中,她为月山村规划了全新的发展方向,“要让月山按照自己的方式自然生长”;

  ——她在本月举行的首届中国乡村文明发展论坛上阐述了自己独特的乡村文化发展理念,引起了与会专家们的关注,被称为“月山现象”。

  创造“农村过年文化样本”

  吴艳霞的事业起初很顺。1998年,19岁的她从浙江省第二人民警察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杭州某派出所工作,成为了一名警员。

  尽管在单位做得风生水起,但吴艳霞心里总有些失落。“每天有忙不完的各种任务,就好像把人限制在了框框里,施展不开”。

  这样沉闷的生活持续了好几年。直到2000年,吴艳霞加入“月山春晚”团队,才找到了事业的新方向。提起“月山春晚”,吴艳霞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从1981年起,每逢农历新年来临,月山人总会聚集到广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办一台乡村晚会。这里没有专业的演员、豪华的设备,有的是农民的真情与欢笑。在她看来,“晚会承载的是月山人的精气神,是月山村最宝贵的东西。无论付出多少代价,也要把春晚做下去”。

  “多少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默默地为这台晚会付出。外出归来的年轻人自发地参与其中,出谋划策、全力以赴。”“山妞”说,她特别喜欢这个有理想、敢付出、不计较名利的团队。

  在新团队中,吴艳霞干得特别起劲。为了一个好节目,她可以磨破嘴皮子,启发村民们在表演中创新再创新;为了一句好串词,她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读完搜索来的所有资料;为了舞台效果,她拿出自己攒了好几年的私房钱,买道具、买服装,毫不心疼。

  “山妞”在心里筹划着,要把晚会带出大山,让外面的人了解月山,让月山的人了解外面。尽管有许多长者说她是异想天开,吴艳霞却坚信自己能成功,“村民们用最质朴的、最简单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内心,这样独到、精彩的晚会是山外面的世界所没有的,希望大家都来月山过年”。

  “好东西一定能得到认可”,本着这样简单的想法,“山妞”把“月山春晚”推荐给了媒体。事实上,也果然如她所料,晚会从此一炮而红,被誉为“中国式农村过年文化样本”。从那年起,月山村名声大振,旅行者接踵而来,农家乐生意红红火火,惹得周边村子既羡慕又嫉妒。

  乡亲们乐坏了,直说“这个傻丫头,还真办成了”。

  要让村里的好东西走出大山

  2007年,不爱吭声的“山妞”又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事:她辞了职、告别了城市,彻底回到了月山村。

  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回到村里的吴艳霞一无所有。但她要在美丽的山村里干出一番大事业。

  理想宏大,现实残酷。一时间,能干的吴艳霞竟也觉得无从下手。最终,她决定做一个实业平台,把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吸引回来,共创大业。2008年,依靠月山村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山妞”注册了自己的果蔬专业合作社,租了40多亩土地,招了20个工人,扎扎实实地在田里耕作了起来。

  此时,吴艳霞心里已经有了清晰的事业路线图。她要依靠“月山春晚”打出“山妞果蔬”的名气,同时用“山妞果蔬”的收入支撑“月山春晚”的发展。“春晚是月山人的魂,合作社是月山人发展的根。”“山妞”说。

  半年后,第一批菜花成熟。“山妞”又一次不走寻常路,她拒绝了收购商的低价,自己搭上物流车,把这批“有身份”的菜运到了杭州。这批菜,足足卖了17万元。

  随后,“山妞果蔬”营销网站开张。精明的“山妞”将这项事业赋予了新说法:“深山里的纯天然美食上了都市餐桌,给城里人带去健康体魄和愉悦心情,给山里农民带来了丰厚收入和长久事业。”

  当然,“山妞”的乡村事业并非一帆风顺,一场大雨差点断送了她的所有梦想。一个月的连阴雨将地里价值几十万元的菜花全部泡烂了。合作社血本无归,社员也一哄而散。一位大娘拉着吴艳霞的手,心疼得直掉泪,劝道“傻孩子,可不能再冒险了”。

  倔强的“山妞”不肯认输,她说,只要能让村里的好东西走出大山,经历多少次惨败也不怕。后来,她抵押了房子,硬是依靠贷款把合作社又办了起来,甚至丽水市市长都来帮忙,连续发布“山妞果蔬”的推介微博。经历让她变得成熟,吴艳霞在合作社的经营方针上做出了明显改变:增加合作社的技术人员,聘请专业管理人员,并把营销渠道作为重点工作。

  事实证明,吴艳霞又是对的。现在,“山妞果蔬”已经是当地响当当的品牌,合作社拥有直营基地400亩、联营基地1000亩、社员120人。社员对她特别感谢,“是‘山妞’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听到这些,吴艳霞总是淡淡一笑,“农民才是最有创造力的人,是他们种出了好产品,我只不过帮他们卖了个好价钱”。

  “梦想接近的幸福足以忘却痛苦”

  去年3月的一天,原本宁静的月山村炸开了锅,“月山村要选村主任啦,‘山妞’是候选人”,老乡们奔走相告。顾不得春寒料峭,大家自发地聚集到了村大礼堂,排队为“山妞”投票,因为大家相信,跟着这个傻姑娘肯定能成事、能有新生活。

  “吴艳霞一票,吴艳霞一票,这一票还是吴艳霞。”经过公开唱票,“山妞”以领先第二位候选人200多票的明显优势,高票当选。

  当时33岁的吴艳霞成为了村里历史上最年轻的,同时也是唯一的女村主任。

  从不被理解,到有人赞同,再到获得支持,10多年来,吴艳霞走过了一条坎坷的回村创业之路,也收获了让人羡慕和赞叹的成绩。

  “山妞”这样总结自己的10年:“回到村里的这些年,我一直觉得浑身有劲,无论经历多少挫折,我都像飞蛾扑火般义无反顾,因为这正是我想要的生活。”

  她说,自己当年许下的心愿基本上实现了,小山村已经得到了都市人的认可。这几年,月山村的游客更多了,农家乐的生意十分红火。村民们也经常受到邀请前往杭州演出,节目中的“农活秀”还得到了浙江省代省长李强的称赞。

  梦想从未止步。当选村主任之后,吴艳霞又在谋划月山村的新发展:给月山村定好位、找到方向和拟好发展步骤。她坚持,不盲从别人的发展之路,不急功近利地追求政绩,只是本本分分地做最接地气的事,让月山村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起来。

  调研、座谈、请专家、拉赞助,吴主任现在忙得不可开交,连回县城看看女儿的时间都没有,以至于女儿现在都不愿意跟这个不熟悉的妈妈睡觉。提到这些,一向笑容满面的“山妞”落泪了,她说,希望女儿长大后能明白妈妈的心意。

  来不及伤感,眼下,提升村民的农业技能才是“山妞”最着急的事。吴艳霞又打起精神,在笔记本上列出了一串长长的工作清单。按照她的设想,在这一任村主任任期结束时,不仅要给村民们“鱼”,更要给他们“渔”。

  “虽然历经波折,但梦想接近现实的幸福感足以让我忘却那些痛苦。”“山妞”说,她将更加努力地在自己的乡村路上走下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表情榜     下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