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骨髓的医学博士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王建新 本报记者 李伦娥

  同学们都在忙着找工作,他却一心一意准备造血干细胞采集,为素未谋面的患者燃起生的希望。他就是全国首位捐献骨髓的医学博士生——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泌外移植科的骆渺。

  2012年12月12日下午两点,刚刚结束采集的骆渺,目送湖南省红十字会“爱心大使”护送带着自己体温的“生命种子”离开,露出欣慰的微笑。

  就在刚刚过去的5个小时,他接受了造血干细胞采集,数小时后,299毫升“生命种子”将“飞抵”北京,救治千里之外的患者。“在你身上看到了无私无畏的境界、敢于奉献的勇气和救死扶伤的情怀。”中南大学党委书记高文兵第一时间来到病房看望骆渺,对其义举给予高度评价。

  这一义举源自7年前的一次义务献血。当时,19岁的骆渺是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新生。献血完毕,当工作人员询问是否愿意参加中华骨髓库时,他毫不犹豫地签下了承诺书并留下血样。

  7年一晃而过,骆渺在湘雅园里完成了本科硕士学业,并在湘雅二医院泌外器官移植科攻读博士学位,即将毕业。2012年8月,骆渺接到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您跟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请问能否来做一个高分辨配型?”骆渺爽快地答应。11月,高配结果出来了,配型成功。骆渺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母。其家人非常支持,并每天接送他去医院打动员剂。

  “作为一名移植科医生,我更能体会移植病人心中的那份等待和对生的期望。”骆渺笑着回应领导和同事们的夸奖。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