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强化建议提案办理协商机制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宗河)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以来,教育部共收到涉及教育工作的人大建议4098件、政协提案3577件,每件建议、提案,教育部均按要求作出了答复。2012年10月,教育部被评为十一届全国政协提案先进承办单位。

  据介绍,4098件建议、3577件提案内容涉及: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中小学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调整、教辅资料散滥治理;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优化本科专业结构、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大学生实习实践、高校基础研究能力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特殊教育发展;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教育和参加升学;教育经费使用和管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等。

  2012年,教育部进一步强化建议、提案办理协商机制,增强与代表、委员的沟通和联系,着重从三个方面加强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一是专门成立建议提案工作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将工作常态化、做在平时。并充实工作力量,抽调9名干部到建议提案工作办公室,负责建议、提案运转和督办等工作,汇总代表、委员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建议,加强与代表、委员的日常沟通。二是加强过程性反馈,承办司局在办理每件建议、提案时积极主动地与代表、委员沟通,汇报办理情况和答复内容,听取代表、委员的意见。三是当面听取意见建议。包括结合会议、出差、调研等机会登门拜访代表、委员,当面汇报情况,听取意见。邀请代表、委员参加相关工作调研,让代表、委员直接参与所提建议、提案的办理过程。2012年,教育部召开了10个专题座谈会,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当面沟通、交流、探讨。其中“落实4%,用好管好教育经费专题座谈会”由部长袁贵仁亲自主持召开。100余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分别出席了有关座谈会。

要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一村之长”的教育期盼     下一篇:交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