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校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李彬

  从德育校长提升为主管全面工作的校长,角色变了,可老师和学生从没有把我当“外人”,有时不小心就被“借”一回。

  教导主任几次向我反映,五年级一班的张老师接手几所村小合并过来的班级后,每天早晨讲台前都站着几个不完成作业的学生。

  “校长,张老师让我们找您。”一天自习课后,两个男学生来到我的办公室。问明缘由后,我不禁哑然一笑,两个学生因不完成作业直接交给了我,班主任的这一举动是为了什么呢?“为什么班主任说不完成作业就交给校长呀?”“我们怕校长批评,甚至开除。”“那校长应该怎么做,你们会满意呢?”“校长,再给我们一次机会吧。”两个学生近乎哀求地说。“口说无凭,你们俩写一个保证书,请班主任担保。”听说让班主任来校长办公室,两个学生吓得脸都白了。为防止班主任工作简单化和推诿责任,我还是执意让班主任签字担保。自此,这两个学生改掉了不完成作业的坏习惯,因为校长手里有他们的“把柄”。

  这一“借”,借的是校长手中的权力。因为学生犯错误怕校长批评,甚至开除。作为校长,不禁要反思:自己在学生心目中果真是那么可怕吗?

  还有一天,县教师进修学校电教部统一为毕业班照相。六年级三班的班长找副校长、几个主任与同学合影,结果都被以各种借口谢绝了。“活该,都怪咱班给学校惹了那么多麻烦。”几个女生小声嘀咕着。“放心吧,我去‘借’校长去!”班长乐呵呵地打着圆场说到。

  “报告!”一阵清脆的声音打破了校长办公室的静寂。随着“请进”的话音刚落,六年级三班的班长来到了我的面前。“校长,您能陪我们照张相吗?”“为什么我必须去呢?”我故意试探一下她。“校长,如果没有您的参与,是我们一生的遗憾!”我还能说什么呢,满足一下六年级三班的愿望吧。

  对于这一‘借’,我感到特别欣慰。学生毕业照相想到了校长,至少说明校长在他们心中的分量,也说明学生没有把校长忘记。

  (作者系吉林省柳河县罗通山镇中心小学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