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在基层:事业的根基与厚重的大地相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唐景徽 绘

   基层不是天堂。基层中的博士生用自己的青春浇灌了一片最真实的土壤,他们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认识自己、观察社会。本文作者走访了走向基层的北京大学工学院硕博连读生高敏江、北京大学硕博连读生张存立以及清华大学博士生万贤。他们携着智慧与热忱走向基层,又怀揣着思考与感悟走向更真实的人生。博士们究竟是怎样看待基层生活的?他们在群众工作中有着怎样思想的火花?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对话的帷幕渐渐拉开。

  ■通讯员 郑玉婷 黄柯柯 吴婉秋 王淳

  “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从北京市启动首批博士生和博士后到区县局级和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工作开始,“博士生、博士后下基层”活动到今年已进入第6个年头。6年中,各高校上千名博士生积极响应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的号召,深入基层实践,了解基层工作,在为群众服务的过程中磨砺专业素养,在平凡而又必需的基层岗位上,洞察人间百态。作为国家的知识精英和智力储备库,博士生群体在“仰望星空”的同时,也开始将事业的根基伸向广阔的大地。

  下基层心理探微

  认识自己——科研之外的自我认识渠道

  博士生下基层,对口单位基本上是国家机关或企事业单位,这一方面是希望博士们在基层工作中,磨炼出成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另一方面也为国家培养和储备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

  与笔者猜想的“豪言壮语”不同,当问到为什么下基层的时候,博士们给出最多的答案却是“认识自己”。这些平日埋首于实验室和各种学术报告中的学子们,的确很难有机会通过其他渠道认识自己。他们在专业领域是佼佼者,他们的学术目光深远而令人信服,他们是人类智慧的探求者和指引者,但是走出校园的围墙,外面的世界让他们很迷茫。

  “在毕业前有这么一个机会非常好,能让你了解自己在这个社会上有什么作用和价值。”高敏江在临近毕业时,对自己的去向并不特别明晰,而“博士生、博士后下基层”活动的开展,为她提供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绝佳平台。“至于从政不从政,那个目的性太强了。我只是对自己未来要怎么走很困惑,而在我面前又同时出现了科研和工作两条路。”

  科研自然是高敏江熟悉与擅长的,但校园外的社会却充满了神秘和挑战。通过下基层,博士生可以将一己所长与工作需要相结合,挖掘自己在真实工作中的潜力,这些对于即将踏上社会的学子而言,无疑是很有价值的经历。

  亲密接触——体验社会的平台

  “下基层”有别于其他社会实践,它广泛地牵涉到社会工作中最细小的单元,并以其事务的琐碎性、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和相关利益的矛盾性锻炼着博士们的全面素养。博士虽然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但是他们服务的岗位却是平凡的,大多是正处级部门或单位一把手助理。在接受采访的3位博士中,高敏江被分配到北京朝阳区的六里屯街道办事处任书记助理,张存立的去向是北京朝阳区大屯街道社区建设办公室任主任助理,而万贤则在北京双高朝阳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担任主任助理。

  尽管职位不高,但是对博士生培养政治敏感性,提升对民生、民情认识的深度、广度和厚度却意义颇大,而博士生普遍也将“下基层”的初衷归结为与社会现实的一次亲密接触。“我觉得从书本中得来的东西,还是应该到实践中去体会一下。”万贤对笔者说,“以前在学校里认识的社会,跟在单位里认识的社会是不一样的,你的心态本身可能就不一样。”

  从实验室走向社会,博士们的视角越发成熟和周全,最平淡的基层工作赋予了他们认识世界的一件利器。从这里,他们逐渐褪去了青春的轻狂,发现世事人情的复杂与多面,并对家事国事天下事有了更圆润的理解。

  透过实践看自己

  释放潜能——专业优势不能丢

  从基层回来的博士们,对于学术道路的前景看得比以前更加深远了。虽然基层岗位并不需要多少高深的专业知识,但是多年寒窗苦读练就的思维和能力,始终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博士生在实践之后,更愿意将已有的学术能力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用知识的力量推动社会更大的进步。

  张存立诚恳地对笔者说:“专业最好不要丢,但不能搞那种纯理论的研究,希望自己学到的东西能对社会有用。”学术和现实本来就不是对立的关系,如果能将所学与社会对高端人才与知识的需求相匹配,那么巨大的智力潜力便可以释放出来。

  高敏江则认为,一名博士生的培养,耗费了国家和社会大量的资源,如果博士不依靠自己在专业领域的所长回馈社会,那将是极大的人才浪费和资源挥霍。“博士是把学术界的某一个领域研究得很细化,它培养了你的思维模式,使你在这个领域内,多多少少都做出了一点成绩。”因此,带着这一点成绩走向社会,能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一线工作虽然基础,但是博士生也发现其中的学术价值。“我觉得刚毕业的时候,应该以这么多年研究的课题为基础,下一线继续深化。”高敏江告诉笔者,课题的内容是自己最容易发挥的领域,将其带到基层,就更容易发挥专业优势并以此带动工作进步。

  忘记光环——站得越高 心态越低

  《雷锋日记》曾这样反问:“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螺丝钉象征着千千万万奋斗在基层岗位上的工作者,他们不以工作平淡琐碎而怨天尤人,也不以身份地位卑微而黯然神伤,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为社会和群众创造着独特的价值。

  下基层,有助于博士生调整心态,更加明确对自身的定位。万贤说:“我觉得要把心放宽,接受新事物,我去的时候就是以一种学习的心态去的。”从基层工作中汲取营养,在最普通的岗位上服务人民,这本身就是了不得的事情。许多大学生爱犯好高骛远、自视甚高的通病,殊不知在社会这所“大学”里,要学的东西才刚刚开始。在基层的实践中,博士生学会忘记“学历”的光环,踏踏实实地做好助理的工作,摆正预期,调整心态,将自己低到尘埃里。

  “在我挂完职以后,我觉得做什么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明白自己到底要往哪个方向走。”高敏江认为,大到国家,小到个体,都需要一种理想、信念和心态,只有这样,才能知道长远的发展路径,才能坦然面对各种坎坷并善于抓住机遇。博士们在基层工作的过程中也在探索着个人成才的轨迹,而心态无疑决定着一个人的高度。

  “一旦遇到的事情不理想,或者预计的事情不能实现,或者即使实现了跟你想象的还是不一样的时候,你应该如何处理?这些都只有在你真正实践的时候才能知道。很多东西,在现实中都会随时与你的理解发生冲突,所以关键是把心态放宽。”张存立说。过于完美主义会蒙蔽认清事物的双眼,而随缘的心态则能以柔克刚,化解矛盾。

  博士生大多是学校中优秀的学生,但是“会读书”与“会办事”却完全不同。从基层工作的点滴做起,把事业的根基与厚重的大地相连,站得越高、心态越低,这样过好每一天,都将是对生命真谛的完美抒写。

  在社会“万花筒”中洞见

  赢得信任——老实做人 踏实做事

  博士生下基层挂职锻炼,无论于国于民都是有益的,但是“挂职”本身具有政治上的特殊性,再加之博士生与基层工作的距离感,这些都给实践带来了一些意外的困难。博士生反映最多的是挂职单位重视程度的不足。张存立认为,由于不是全职,而且时间较短,一些实际的、有意义的工作往往接触不到,“领导都比较忙是真的,可是我有意愿做事情,如果他同意我跟着他跑来跑去做事情,我不会在乎时间的,会尽我最大的努力。但实际上,很多单位都做不到。”

  接触不到实际的基层工作,“博士生下基层”的初衷就无法实现了,这一方面打击了博士生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挂职单位利用人才的效率,最终的结果是对国家财力、物力的浪费。

  但是高敏江对这一现象却有着自己的解读,她说:“刚去的时候,很多人不一定看好你,原因有二:一为你是挂职的,不在那边长期留驻;二为很多人觉得你就是来镀金的,让自己的简历更好看。”同事们有这样的偏见并不奇怪,这不过是人之常情,因此高敏江认为,“人跟人相处,都是有感觉的,你可不可靠,是不是来干活的人,还是走马观花,这是很容易得出结论的。”

  所以为了赢得同事们的信任,进而接触到基层工作实务,博士生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加强工作的主动性,打消上级的疑虑与观望。“用你的头脑帮他们在某一个瓶颈处找到突破口,哪儿不欢迎呀?但关键是很多人不能脚踏实地去做。”博士生中的一些人的确存在浮夸风,对于工作不仔细、不上心,这就难怪单位也报之以敷衍的态度了。

  高敏江认为,只有“老实做人,踏实做事”才能最终获得青睐,“如果你做不到那么伟大的事情,做一些小事情也是好的,但是切记要实实在在做事,不要总讲空话。

  风雨中前行——基层工作不容易

  谈起工作中的问题,高敏江的回答坦荡得让笔者惊讶:“问题哪儿都有,你看到的欣欣向荣,是通过很多人的努力来维持的,下面会有很多矛盾,所以你不下一线,问题是搞不清楚的。”博士生对于社会矛盾的认识,已经走出年少轻狂的偏激与片面,取而代之的是从现象看本质的勇气与执着。基层工作并不容易,“家家一本难念的经”,博士生们从实践中已经体会到妥协和中庸的智慧。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