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热情与理性传递温暖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4月20日晚,江苏淮阴师范学院物电学院1102班学生点起爱心蜡烛,为雅安地震灾区同胞祈福、加油。 单佳凯 朱延华 摄

  一个平静的周末早晨,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打破。在汶川大地震发生5年后,在距汶川仅85公里的地方,灾难的坐标又一次定格在了四川。

  “雅安芦山”,瞬间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牵挂的一个地方。面对咫尺的地震,成都高校学子在震后三日经历着怎样的心绪变化?是恐慌,是热情,还是理性?为此,我们走进成都高校一探究竟。

  ■通讯员 王义全 杨玉凤 张剑 程允

  【检索词:4.20 地震 惊慌】

  今夜,注定难眠

  紧张之下更要相互帮扶

  “今晚一定不能在寝室睡了。”地震发生后,这是周扬帆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来自安徽的他,是四川师范大学广播影视学院2012级的学生。他说,“虽然参加过学校的防震演练,但第一次亲身体验仍然让人感到战栗。”对于地震,他并不掩饰心中的恐惧与害怕,待地震情况稍微稳定,他和几个同学便迅速赶往超市抢购了帐篷、水、食物等。

  天色渐晚,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帐篷族”。面对不会搭帐篷的“新邻居”,周扬帆和他的好朋友张新宇都会热情相助。“面对灾难,大家都很紧张,更要相互帮扶。”张新宇说,“这一夜,我们在迷糊中醒来又睡着,太难忘了。”

  4月20日,对西南石油大学2011级化工院的蒋崇颖是个特别的日子,因为她在这一天度过了自己最惊心动魄的20岁生日。“早上的震感十分强烈,真害怕这是自己最后一个生日。”蒋崇颖谈道,“所幸有这么多朋友陪伴着,这个生日不仅不孤单,还很温暖。”在蒋崇颖看来,这个生日最大的礼物,便是教会她要更加懂得珍惜生命。

  同样的夜晚,在西南交大的球场上,不少学生围坐在一起,他们自发组织游戏,消除地震带来的恐惧感。艺术与传播学院的张春蕾说,“地震会让人变得神经兮兮,有时候连自己的心跳都会被误以为是余震,在这个时候,大家一起做做游戏,是一种很有效的缓解。”

  然而,在这次地震中仍涌现了不少“淡定派”,他们则当起了“义务劝导员”。在西南石油大学土建院,一支地震应急服务队迅速成立。队长介绍,“不少省外的学生没有经历过地震,心理比较脆弱。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护好大家的人身、财产安全,稳定、安抚大家的情绪,并及时向辅导员及院党委反馈。”

  经过难眠的一夜,好不容易挨到早晨,每一个人脸上都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没有了以往的喧闹,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疲惫的脸。

  【检索词:4.21 网络 纪念】

  微爱,传递美好

  小爱汇聚成大爱

  一个个印着“祝福雅安”字样的孔明灯冉冉升起,一片片由蜡烛摆成的“4·20”图样闪耀微光……经历了地震的惊慌不安,在成都的各大高校,这样简单而温暖的祈福活动传递着正能量。

  “祈福”、“加油”、“挺住”、“我们在一起”……这些词语瞬间成为成都高校学子网络转发的热词。西南财大2011级金融专业的栗媛在微博上发布了祝福活动,立即收到大量的转载和评论。她说,“四川经历了汶川大地震,这次雅安地震我们也能挺过去。”同时,她把自己的QQ(网络聊天工具)签名更新为:“雅安,加油!”

  在西南石油大学,师生们纷纷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力量传递寻人启事、发布灾区近况。该校校报记者团也在新浪微博上开通“祈福,雅安”的微博圈,号召大家奉献力量。

  “4箱火腿肠、30瓶花露水、10袋卫生纸、两箱消毒液、卫生巾和食用盐,1箱蚊香,总价值约1700元。”在看到记者团微博发布的捐赠通知后,西南石油大学校广播站的志愿们通过募捐,将必需品送到了新都区民政局和新都区慈善会共同搭建的“4.20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接收点”。

  “明天,运输车就会来新都区,装载完我们募集到的物资会直接送去雅安。”工作人员的回复让大家放了心,这一刻,那张攥在手里的包裹邮寄单,更像是一张沉甸甸的奖状。广播站播音员巫梦一说:“面对灾难,每一个人的小爱,汇集起来就是大爱。”

  21日下午,绵阳血站把采血车开进了西南科技大学。“从网络上得知灾区供血不足,我们第一时间联系血站。”学校一位负责人说。

  然而,原计划从下午2点到6点的献血活动一直延续到了晚上11点15分,共计献血达500余人次,创下了绵阳市单天团体献血记录。“我的室友下午5点就去排队,一直到9点才回到寝室。”未能献血的李思瑾有些遗憾地说。

  【检索词:4.22 理性 希望】

  守望,亦是力量

  不能当“先锋军”就做“后援军”

  在灾难面前,不少高校学子的第一反应就是奔赴前线。然而,是不是非要到现场才叫救灾?理性地守望,哪怕就是转发一次求助的微博,捐一份细小的爱心,甚至静默地守在电视机前,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力量?

  “地震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前往灾区做志愿者。”西南民族大学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刘微说,“但学校发出了一份倡议书,号召大家要科学救灾,有组织地参加献爱心活动。它让我明白在灾难面前,理性比热血更加可贵。”

  不让学生盲目地去支援,是不是就什么也不做?西南石油大学党委副书记孙一平给了否定的答复,不能当“先锋军”,就做好“后援军”。他介绍说,学校充分利用土木建筑等学科专业特色,已经组织好志愿者队伍,准备好各种器材,只要灾区需要,队伍随时可奔赴灾区,对受灾的桥梁和房屋进行损坏鉴定。

  同时,针对学校文法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学校也第一时间组织了志愿者,随时可奔赴灾区进行心理辅导、社区服务等。“这两支志愿者队伍在汶川地震时,多次奔赴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有着丰富的抗震救灾经验。”孙一平说。

  不仅如此,学校也为灾区学生可能来校进行异地复课做了准备,在寝室床位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学校腾出300个床位,随时可接受灾区学校来校异地复课。

  “爱心救助不是一句简单的道德口号,它需要落实到理性的行动中。”四川大学新闻学博士生李炜说,应灾态度不仅考验社会的成熟度,也考验高校的成熟度。盲目地凭着一腔热情奔向灾区,对救援并没有帮助,还可能会添乱。

  “做专业的救援,而非一厢情愿的热情。”这似乎已经在成都高校学子中形成了共识。因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相信,守望,也能散发强大的力量。

  【画外音】

  这里不是震中,也不在一线,这里没有遇难者焦急的呼救声,也没有救援人员奔波劳累的身影,这里有的是一位位高校学子对灾区的爱,此种爱不会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但会绵延不绝……

  夜幕降临,晨曦升起,愿这些点点滴滴的爱可以汇集成海,冲破这四月的阴霾,谱写成新的人间四月天。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